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真正的考验(第2/3页)

大宋朝廷这边,根本是焦头烂额。耶律延禧没有兵临开封府城下已经烧高香了,哪里还有余力和契丹人或者武好古再来一场大战?再说了,现在辽军步步收缩,已经主动放弃了不少州县,也够新上任的河北宣抚使陶节夫,宣抚都统制王禀吹嘘上一阵子了。

至于燕地,这段时间也处在大战过后的宁静当中。“四大真理”的效果那是真好,在燕京城破之后,盘踞燕地各处的契丹人和燕四家中的韩、马二家的人马,以及析津府李家,纷纷选择了逃离。而赵、刘、崔、柴、曹、左等燕地诸家,则纷纷倒戈投靠了武好古。

在燕地的九州一府之中,只剩下易州还在契丹人的控制之中,其余的八州一府,全部归附了武好古。

但是在燕地大局已定的宁静景象下面,武好古知道,自己面临的将是更为凶险的考验。

这考验已经不是锋镝之间,而是各种各样的权力游戏和利益纠葛,其中又要伴随着无数的阴谋和交易,想想都让人头疼。

而且最可怕的是这种考验不仅来源于大宋朝廷,还会来源于燕地内部,来源于武好古的核心集团,来源武好古的家宅,甚至是武好古的内心。

如果他经受住这一系列的考验,也许就能在燕地缔造出一个全新的,强大的,不断上升的政权。如果经受不住,那么他多年辛苦聚集出来的实力就有可能分崩离析。

能够留给后人的,也许只有学问,只有几幅能放进故宫博物院的绘画了……

……

在武好古的白虎节堂当中,这几天是人一拔拔的跑了来,上午来人开大会,有燕地大小豪强的家主,有天津商市的元老,有云台系学宫书院的学者,也有武好古军中的中高级军官。汇聚在一起,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讨论燕地的未来。午饭后则是小会,参加的都是心腹一级的人物,他们会根据上午大会上人们的建言来出谋划策,试着寻出一个可以将燕地各方面融合在一起的办法。

对了,到了晚上,武好古还要和潘巧莲、西门青开家庭会议。两个女人跟了武好古那么多年,一直和睦相处,几乎让武大郎忘记了天下间还有宅斗这回事儿。

可是现在,家宅之中居然也有了不安的苗头。潘巧莲和西门青之间开始出现了难以弥合的分歧!

潘巧莲过去并不过问武好古的公事儿,在她看来公事家事还是可以分开来的。可是现在,武好古成了一方霸主,这可就是公私难分了。而且她毕竟出身与国同休的潘家将门,怎么会赞成武好古如今的所为?

在她想来,封个郡王,然后杯酒释兵权,去开封府当个第一等的富贵将门,才是武家的出路啊!

只要武好古肯放手,官家赵佶又怎会不容武好古?

而西门青则显得野心勃勃,恨不得让武好古杀进开封府夺了大宋江山!

如果武好古问鼎了天下,西门青大概也可以染指皇后宝座了……毕竟在燕地的权力体系中,营州西门家、滦州赵家、景州慕容家,还有子弟遍布沧州团练军的沧州柴家(和燕地的柴家是远亲),还有子弟遍布海路各巡检司,掌控着三佛齐市舶司的海州花家、吴家,早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集团!

而这个和大宋朝廷从来离心离德的集团,再加上武好古的假子门生集团,现在就是武好古割据燕地最大的倚仗。

今天下午在白虎节堂内等候的武好古的腹心众之中,西门家、赵家、慕容家、柴家、花家、吴家的人马,差不多就占了一半,个个都是兴致勃勃。因为昨天下午,“小会”结束的时候,武好古就将林冲刚刚送来的关于“封王封公封侯”的情报,告诉了这票心腹。

武好古要当王了!

他现在已经是幽州节度使了,再加一个王,也不管王号是什么?总归都是燕地的王上了。即便将来没有问鼎天下的条件,一个世守燕地的半独立王国总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