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苏家湾的起源(第2/3页)

海上殖民这事儿,看来也是需要竞争的!

垄断总是低效率的,搞殖民开拓也是一样。历史上欧洲人搞殖民为什么那么起劲?还不是抢地盘的太多,你不抢,别人就抢先了。而泱泱大中华,对于近在咫尺的台湾岛,也是那么多年不动一下,原因还不是没有人争?

如果说台湾是瘴痢之地,没有多少经济价值,那么河湟之地又能有多少收益?从王韶开始,弱宋扔在河湟的本钱要是砸在海上,新大陆没准都能圈下来了。

可是海上的东西没有人争抢,似乎也不会有威胁从海上而来。所以宋朝这帮目光长远,会下大棋的士大夫官人,就永远也想不到去海上圈点地盘以备不时之需了——哪怕在后来的蒙宋战争时,他们也没想到在海外搞块地盘作为退路。

不过现在,垄断已经被打破了。

海上的地盘,朝廷不抢,武好古会抢!苏辙不抢,纪海贼会抢!

苏辙如果不是忠臣,那就应该拿下台澎打造成“苏家湾”。如果苏辙是忠臣,那更要替朝廷守住这东南之锁钥,腹地之屏蔽!

“可我们苏家哪有一百五十万缗?”苏辙皱眉问。

苏适笑了笑:“不瞒大人,孩儿宦囊之中,还有些积蓄……”

有一百五十万积蓄?你是个贪官啊!

苏辙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有那么多?”

苏适笑着,“现在还没有……不过很快会有的。”

还在贪……还准备继续贪!

不过想想也对,苏适可是当过多年的提举京东市舶司和提举泉州市舶司的。做这种官,怎么可能不贪?

而且苏适的爸爸是宰相,伯父是宰相,哥哥也是宰相,一门三公,后台和钢板一样硬,贪污了也没人敢追究。

“你你……”

“大人!”苏适笑着对父亲说,“孩儿既然管着天下第一号市舶司,就做不成清流了。而且孩儿得了钱,不也用在正道上了?”

苏辙叹了口气。那是亲儿子啊!总不能大义灭亲去揭发吧?而且……这事儿没人追究的。苏适掌握泉州市舶司后,泉州市舶司上缴的税收翻了两倍,和买的收益更是增长了十倍,而且送到宫里面的宝贝也增加了不少。赵佶怎么会有兴趣反腐?

“也罢,也罢!”苏辙摇摇头,“你的事情我不问了,好自为之吧!”

苏辙不问了,那苏适就可以放手去捞了。

当然得捞了!苏辙如果以为他的宝贝儿子会把自己辛辛苦苦贪污来的钱拿去替国家购买台澎,那他老人家一定是得老年痴呆了。

对武好古而言,台澎是一笔长期无法产生现金流的不良资产,必须及时甩卖,以节省开支,获取对高丽用兵的军费。而对掌握着福建一路外贸的苏适来说,台澎则是一块能产生巨额收入的宝地。

从父亲的府邸中回到自己设在刺桐市中的市舶司衙门,见到了等候在那里的范之文,苏大贪官就苦笑着说:“总算是说服老相公了……只是这钱暂时掏不出来啊!家父不同意拿泉州和市舶司的钱,得要我自筹。”

“自筹?苏市舶,您准备怎么筹集到一百五十万?”

“筹得到!”苏适冲范之文招了招手,“把台湾岛的地图拿出来看看。”

武好古在台湾投入的资源,除了建设了一座鹿港市,开垦了鹿港周围的十几万亩土地,就用在了对台湾地理的测绘和探索上了。一张台湾地图,很快就展开在了苏适眼前。

“看看,多好的岛屿啊!岛北有个大山谷(台北),有块挺大的平原(桃园),岛屿东面海边还有个平原(宜兰),岛子西面则是一长条的平原。可垦土地,总在1000万亩以上吧?而且降雨充足,气候温暖,种植稻米一年至少可以两熟。”

范之文皱眉问:“苏市舶,您该不会想让人在台湾岛上开垦种地赚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