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等贵贱,均贫富(第2/3页)

给岳飞赏了个官后,赵佶还给岳和赐了宅邸、钱物,才让他告退。

有个忠厚老实的常败将军保护自己,赵佶的心情顿时好了不少。笑着对殿中的重臣道:“有4000昭义兵在京,总是能安稳一些了。现在可以处置武好文了吧?张克公,他在御史台狱中如何?没有受苦吧?”

“回禀陛下。”御史中丞张克公出班道,“武好文在狱中和在家中并无太大分别,现在一切都好。”

没有分别?赵佶心说:难道张克公还安排花魁去陪武二郎睡觉了?也不知道安排谁去了?

“那么该给他定个什么罪?”赵佶皱着眉头问。

定罪?

这可不好办啊!罪小了,说不定那帮四学士子又要闹事。罪大了,说不定周国要借口开衅。

现在给金国的八十万岁币告吹了,虽然蔡京提出了补救的办法。可是提出办法是一回事儿,把事情办成是另一回事儿。

因为武好文进了御史台狱,下面可没人敢再去大同府和金人谈判了。

而且换别人去了,也不可能谈出一个更好的盟约。毕竟别人没有一个大哥叫武好古啊!

所以这“四方灭金策”搞不好还用得上!这样就更不能得罪武好古了……虽然武好古不一定会当四方灭金的主力,但是能打个助攻也好的。

“陛下。”蔡京道,“臣以为应该给武好文定个编管河南府的罪。”

武好文落籍河南府洛阳县白波镇,编管河南府不就是回家养老吗?

而且武好文有的是钱,去哪儿不是舒舒服服的?

“编管是否太重了?”赵佶摇摇头,心想:二娘会伤心的!

“要不……安置河南府?”

安置比编管要轻一点,通常给个什么团练副使的虚衔,本州安置。

“太重,太重。”赵佶连连摇头。“好文只是行事不当,并非犯罪。若是安置,以后谁去和金国交涉?谁还能谈出更好的条件?”

也是啊,就是好也好不到哪儿去。武好文那么大面子,最后谈出个80万,换别人去,没准还加一点!

“那就给个监州税吧。”蔡京道。

“也好。”赵佶想了想,“让他去监郑州税吧。”

崇政殿中的官员都有点无语了,咋不监开封府税呢?贬官去郑州?听都没听说过,离开封府才多远啊?

蔡京硬着头皮道:“陛下,只怕四学学子再闹将起来……”

还闹?

赵佶脸色阴沉下来,蔡京立马闭嘴不言语了。

赵佶道:“蔡卿,这次带头上书的那几位学生,该给些什么赏赐?”

一杯毒酒?

蔡京心里怎么想,嘴上却不敢说,不过也是坏人,早就想好怎么陷害忠良了。

“这次是状元何栗,进士何棠、何榘,太学生张浚,武学生刘锜等五人带头上书,这五人自然应该转官、赐官的。另外,应该让何氏三兄弟一起去驻天津公使馆任职。”

“让他们去天津?”赵佶一愣,“去干什么?”

“去谈四方平金策。”蔡京道,“如果谈不下来,自当穷治其罪!”

“好!就怎么办!”

好嘛,他们三个先是带头把武好文告进御史台狱,还烧了武家的房子,然后还去天津找武好古谈一起灭金……武好古得多深明大义才会同意啊?

要是武好古不同意,呵呵,他们的罪可就大了!

……

何氏三兄弟(三兄弟一起考进士,全部高中)接到进奏官送来的诏书时,他们已经回到了嵩阳书院。

因为伏阙上书的事儿,他们现在成了嵩阳属于里面的争议人物了。

之所以会有争议,并不是因为“乞诛卖国贼”,这没什么问题。武好文卖国是肯定的,虽然这事儿是赵佶的意思,而且经武好文的手卖,损失肯定最小。

但终究是卖了国!

所以何栗他们要上书乞诛武好文正是清流领袖应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