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宣和复古(一)最是无情帝王家(第2/3页)

这理由找得也不错!

秦晋燕赵一代自古出强兵,历史上谁要是全有了秦晋燕赵,一统天下基本不是问题——当然了,元朝以后另说。但是在宋朝以前,秦晋燕赵是绝对的用武之地。

一旦被周国夺取,大宋也就失去中原了。

失去中原的大宋,也就只剩下偏安一隅和苟且度日了。

纪忆接着说:“现在河北已经守不住了!威胜军、隆德府、泽州、怀州根本没兵!怎么抵挡十万东贼?东贼如果到了怀州,即便不过黄河,也能沿着黄河东进,以威胁河北诸军的侧后。河北既然必失,那么关陇之地就无论如何都不能失去了!失去关陇,朝廷有钱也没地方募集精兵了!”

其实在战时放弃开封府,退守襄阳府是个非常明智的选择。

襄阳府一边通过江汉水路连着江南、四川两个钱袋子,一边则通过秦岭山区连接关陇兵源之地。

所以只要掌握了襄阳,宋朝就可以将四川、江南的财富运往关中,雇佣朴实敢战的秦兵以维持战争。

可宗泽却知道现在这个时候,赵佶不能离开开封府。

“陛下。”宗泽大声道,“东贼兵临黄河就是十余日内的事情了!而摆在河北棱堡防线上的二十多万新军,还有昭义军的数万新军都还没有开始撤退。如果昭义军和河北军被东贼包抄,朝廷就要失去三十万可战之兵了!没有了这三十万战兵,大宋就有覆亡的危机。所以现在不能西征,而应该北伐!陛下亦不必出京,自在开封府坐镇。臣不才,愿提一旅之师北渡黄河,阻挡东泽东进怀州。”

赵佶听宗泽这么一说,也有点动摇了。毕竟河北还有30万新军,如果能救出其中的一部分,那么以后的日子就会好过许多。

他看了看太宰纪忆,纪忆道:“陛下亲征之事须得筹备些日子,宗泽可先行出京,以同知枢密院事总督河北、河东之兵。同时命令吕颐浩尽速将河北诸军撤至京畿周围。待河北军到,陛下再出开封府西征也不迟。”

赵佶也不等宗泽开口,立即点头道:“好,就依纪卿所奏!”

……

开封府,太子东宫。

大宋太子赵桓,这个时候正弯着腰,低头看着一幅铺在书案上的地图。图上已经标出了四个巨大的箭头。一个从辽东半岛跨海指向京东东路;一个从天津府向南指向沧州;一个由天津府向西指向河间府;还有一个则绕了个大圈子,从易州,经过并代路、太原府,指向威胜军。

太子背后站在太子府詹事耿南仲,看着地图上岌岌可危的形势,嘴角却浮出那么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

“一个大迂回啊!”太子摇摇头,“十万大军奔袭一千多里,如入无人之境,打了咱们一个措手不及啊……河北的三十多万新军能撤得出来吗?东贼恐怕早就做好追击的准备了吧?这一仗打得太窝囊了!”

“殿下英明!”耿南仲言道,“其实河北、河东失利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兵力太少啊!东贼摆在正面牵制咱们的三路大军总兵力就有30万了,迂回的一路有10万,再加上在边境上和咱们的堡垒防线对峙的兵马,50万之数都有了!可咱们呢?算上昭义军的新军,不过30多万……士气、训练、器械还都差一点,能顶得上东贼20万就差不多了。”

赵桓点了点头,“还是输在法度上!一亿人口的大宋,兵力居然比不过一千多万人口的东贼,这一战输得不冤啊!”

“是啊,只要能真正实行复古,抑制兼并,推行均田,我朝一定可以复兴的。”

“还来得及吗?”赵桓摇摇头,“河北、河东糜烂不说,30多万新军起码也得折损过半吧?能有15万退回来就不错了。”

“能有10万退回来,国家就有希望!”耿南仲道,“现在的关键还是在于殿下啊!只要殿下能及早掌握大权,然后迁都京兆府,复古就能成功。复古能够成功,大宋就可以中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