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黄金大陆(第2/3页)

在河东战场上,大周共和军也取得了一点进展,拿下了几个州军。

不过这种程度的胜利并不足以打破三国平衡的局面,反而让三分的形势变得更加巩固了。

因为在这场战争中,大周共和军已经失去了“第一次中原大战”时的那种犀利。

而西宋的军队,似乎也找到了遏制大周共和军迅速推进的办法,那就是不断修建棱堡!

随着越来越多的施工,他们修建棱堡的技术也在飞速提升。到了共和十八年、十九年的时候,西宋的军队的施工能力甚至不在周国共和军之下了。

而且他们也不像周国共和军那样喜欢使用“昂贵”的泥灰和砖石修建永久性的坚固堡垒。

而是喜欢因陋就简修建夯土甚至堆土(只是堆土,不用夯实或稍微夯一夯)棱堡,成本很低,拉上几千人干上个把月就能堆一个很不错的棱堡了。

这种堡垒虽然是夯土或堆土的,但是多层的棱形出堡布局加上大角度倾斜的外墙,还是能最大限度抵消共和军大炮的威力。

而且这种夯土堆土的棱堡居然可以防止“穴地炸城”,因为敌方工兵挖掘的地穴常常会因为上方的土堆太松软而塌陷。

与此同时,火枪技术的扩散,也造成棱堡变得非常容易防守——共和八年式重型滑膛枪还是非常容易山寨的,哪怕靠官营手工业和匠户过日子的西宋,也照样能大量生产出来。

当然了,匠户和官营手工业的结合虽然不利于技术进步,也容易降低生产效率。

但是现在主管军工生产的西宋的靖康参谋还是比较给力的,不是原先啥都不懂随便忽悠的士大夫。

所以西宋的“靖康式滑膛枪”质量不错,产量也不低,足以支撑棱堡的防御。

而火炮技术的进步,则在“第一次中原大战”后陷入了停滞。

在这种情况下,攻破棱堡虽然还是可能的,但是需要花费的成本和时间却成倍成倍的增加——进攻方打下一个棱堡的时候,防御一方连100个棱堡都修起来了。

虽然这种建议棱堡往往没有多少守军,但是打下来也费劲儿,围起来又费事儿,要饿饭又费粮食……

现在的中国国内战争大致上进入了“棱堡无敌”的时代!

既然是棱堡无敌,当然就是利于守而不利于攻了。

所以在共和十九年的大部分时间中,西宋和新周两国都在进行和平谈判。

不过这场即将给中原大地带去几十年和平的和谈,却在共和十九年夏天的时候,变成了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

因为天津、徐州、海州、燕京、旅顺、辽阳等周国大城市的街头巷尾,人们议论的最热门话题,已经变成了新大陆的黄金!

在这些商业城市的百姓们看来,和西边苦哈哈的宋国打生打死的,哪有黄金遍地的神秘大陆更加吸引眼球?

“整整一船黄金啊!一船黄金!跟着去的个个都发了财!京东商市里面的好房子,这段时间都被买得供不应求了!都是在新大陆发了财回来买的……”

“真的吗?这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没发现这段时间金价在跌吗?从十二块跌到十一块了!金家立在十二块都多少年了?怎么会忽然跌了一块?还不是因为新大陆发现了黄金?”

“那这个新大陆要怎么去啊?要坐船去吗?”

“怎地?你老兄也想去淘金么?”

市井民间如此,豪商巨贾和共和国的权贵们,也无不对新大陆来了兴趣。如果说之前的新大陆探索,完全是武好古和赵楷两个人在推动。那么武铁心的进取号满载黄金回来后,就让其他有能力组织开拓新大陆的人们,嗅到了发财的味道。

新周、东宋,一个是豪商共天下,一个完全是豪商的天下,真正有大钱可赚的事业,哪里用得着国家层面去大力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