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军户不怕远征难(第2/3页)

而他口中的“他们”,也不是指汇集到灵州的骑士家主。而是指高尧康的八个比较年长的儿子。

他们都跟着李永奇学习过军事,算是李永奇的学生。而且李永奇在灵州镇的继承问题上态度超然,和他们没有什么厉害冲突,也就比较能说话了。

“主公,几位少主都希望在西方建立功勋!”李永奇道,“西域辽阔,以几位少主的本事,一人打出一个州都是有可能的!”

高俅的孙子们其实也没啥大本事,就是长得比较像而已——都是遗传自高俅的!个个相貌堂堂,看着很像那么回事儿。

不过没有大本事也没啥,他们手下有人啊!

灵州的1000个骑士家族中不知道有多少没出路的二代、三代,都是职业骑士,其中总有能人。总归能给高尧康的八个儿子一人凑一个军官团出来!

练兵打仗这事儿,最难就是凑出个军官团。兵总是容易招募的,实在不行拉壮丁也能拉着。武器装备好点差点都能将就。唯一不能将就的就是军官。

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啊!

而一支军队不能只靠一将,而是要用一大堆的职业军官才能支撑起来。

所以武士、骑士或其他什么军事阶级,对于一个封建国家军事力量的保持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没有这样一个阶层,或者这个阶层完全腐朽了。那么这个封建国家的国防将是非常脆弱的!

历史上北宋的突然崩溃,很大程度上就是长期重文轻武后,军事阶层或腐朽或瓦解造成的。

在原本的历史上,北宋末年的勤王义军动辄几十万人,这说明民心还是拥护大宋的。但是大宋朝廷却没有相应数量的职业军官去将几十万人组织成真正的军队。

而在这个时空,文贵武轻和军事阶级瓦解的局面,已经完全扭转了。

哪怕是灵州一镇,也能轻易拉出两三千个可以充当具装甲骑或是军官的骑士。

按照一营配属十八名军官的标准,一百个营都能支撑起来。

一百个营就是10万大军!只要能正常发挥出战斗力,即便遇上历史上鼎盛的女真铁骑,也足够可以取胜了——棱堡、车堡、滑膛枪、野战炮、长枪阵一块儿上啊!女真人就算能赢,也是一场会战死几万的惨死,胜个两回,种也就绝了。

“百姓呢?”高尧康道,“能够招募到足够的军户吗?”

灵州军这一次是要转封去没有什么汉人的西域!当然不能只带骑士,不带百姓了。

要不然1000多家骑士到了西域也开不出局面啊!

而跟随转封的百姓就会编成所谓的军户。其中的壮丁都加入灵州军,妇孺也编组成队,方便军队保护。

这可就不是1000多户的转封,而是两万户三万户的转封了。

历史上蒙古帝国的大分封和大扩张,还有后来朱明王朝在全国各地迅速建立有力统治,并且将云南、燕云、辽东、河西这些长期游离于中原王朝之外的土地,迅速纳入掌控的方法,其实军民合一而且组织良好的军户制。

“没有问题。”李永奇笑道,“百姓们受主公大恩,正愁无法报效,自然会踊跃从军的。”

高尧康点了点头,深以为然,“说的也是……从军报效,也是一条出路啊!等到了西域,他们就是骑士了!”

……

“老元首,这里是4000军户的户籍账册,请您过目!”

“老元首,这是临潢府割出的4000户的户籍……”

避暑山庄内,大奚国的相国萧干和临潢府的兵马总管萧锋,各自带着几大箱子的户籍账册,到了武好古的大书房内。

这些户籍账册代表着8000军户,每户都是5口,总共40000殖民先驱。

和灵州军应付转封的办法差不多,武好古用来开拓新大陆的方法也是组织军户。不过没有两三万那么多,只有区区的8000户,而且人数也要控制,老弱一概不要,连年龄小于10岁的少年也不能随行。因为这8000户是要用海船万里迢迢送去美洲的,成本极高,决不能用来运输无用人口。更不能让年老体弱或者过于幼小的人上船承受飘泊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