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百年战争(第3/3页)

而当步入政坛的时候,武氏嫡流在政治上已经没落了。武义久的孙子辈不是花花公子,就是对政治不大上心的资本家——义久派太多钱了!而且子嗣也不多,所以没有谁愿意去政坛和军界打拼。

舒舒服服的当个大资本家多好啊?

武义勇的后人倒是在军事和政治上建树颇多,在陆军中有“一门五上将”,在政坛上则长期把持日本行省和渤海行省,也有几个元老。

但是“义勇派”始终有强烈的君主制倾向,让大部分的元老非常担心。所以武义勇的子孙从没有问鼎元首的机会。

至于武义信的后裔,则在北美合众国深耕。几十年间出了三个大统领和十几个议员。但是在大周共和国的政坛上,基本没有“义信派”的存在。

而且北美洲这个天选之国在大周共和国的大部分公民看来,都是落后蛮荒的代名词。只有在大周和东宋混不下去的失败者,才会飘洋过海去北美混饭吃。

所以在北美合众国混日子的“义信派”也不可能出任共和国的元首。

在嫡流“没落”的同时,武家的庶流倒是出了不少杰出人物。所以连着几任元首,不是出自武家庶流,就是和武家的女婿或外孙。

而武国诚也借着武家庶流崛起的东风,在两年前的选举中获胜,成为了大周共和国的第二十届元首。

满脸堆笑,看上去非常得意的武国诚,此刻的心情却有那么一点郁闷。

因为让人不安的消息,正从西方传来!

几十年前被大周共和国迁去西方钦察草原的蒙兀诸部,居然奇迹一般的崛起了。本来四分五裂,靠着给大石帝国、金帐王国当雇佣兵赚点小钱的蒙兀人,现在有了一位天骄般的首领,名叫铁木真。在将原本四分五裂的蒙兀人聚拢在了一起,成立了大蒙古国,而且还重创了大石帝国和金帐国。在不久前,铁木真还率领大军攻入了西凉国,打得那帮天理骑士抱头鼠窜,缩回天门关内死守了……

虽然大蒙古国暂时还够不着大周本土,但是铁木真对西辽和金帐两国的摧残,也让西方市场出现了萎缩,销往西方的大周棉布和瓷器急剧减少。

与此同时,依附大周的奚王国的西部正处于蒙古人的威胁之下。作为宗主,大周有义务保护奚王国的领土完整。

而且现在统治着奚国和蒙古国边境一带的几个城主,还是武好古和萧瑟瑟还有次奥野的后代。

于私于公,武国诚都不能坐视不理啊。

可问题是……大蒙古国的地盘距离大周实在太远。

而且还不怎么靠海,距离最近的海岸线,还黑海……大周共和国的舰队要去黑海得走上60000多里!

如果考虑到等待合适风向的因素,一两年都未必能抵达。

另外,西方的那些国家,多半也不会欢迎大周共和国的远征军直接进入地中海和黑海吧?

这可真是让人为难啊!

“元首,长安的急递!”

刚刚出席完“共和”号下水仪式的武国诚才一回到自己的马车上,他的一个机宜官就给他递过去一份信件。

是大周共和国驻长安公使辛弃疾的亲笔信——辛弃疾是大周共和国的陆军上将,在第二次中原大战中担任过河南军团督军,打败了西宋名将岳珂。在战争结束后,辛弃疾退出现役,被武国诚委派为驻长安的特命全权公使。

武国诚展开书信看了看,原本有点阴郁的黑脸膛上就展露出笑容了,对他的这位机宜,今年只有24岁的元好问道:“裕之,马上派人去请孟尚书,武都机宜,还有两位相公,都到元首府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