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让大汗先走(第3/4页)

这个时候草原和麦田上的大火已经渐渐熄灭,弥漫在空中的烟尘也被越刮越大的西北风吹散,明亮的月华洒落下来,给夜战中的双方提供了致命的光亮。

而蒙古骑兵又穿着擦得很亮的板甲,可以在夜间反射月光,非常拉风,结果就成了宋军神枪手的活靶子,被接二连三地打死!

这下蒙古骑兵们也扛不住了,乱纷纷的后退。

骑兵一退,本来已经后退的宋军步兵又嗷嗷叫着翻身杀上来了——现在是割脑袋抢功劳的时候啊!

宋军的步兵一反扑,蒙古人军队就有点要崩溃的样子了。

拖雷这下沉不住气了,现在可是大晚上,蒙古大军主力又在撤退,如果殿军崩溃,是很容易由撤退变崩溃的。

而蒙古的二十万大军现在又远离自己的后勤基地,完全靠携带的大批牛羊提供补给。一旦崩溃,就有可能丧失所携带的牛群、羊群。这将意味着二十万大军必须在没有补给的情况下走完1000多里,回到察赤附近!

这会是一场断送大蒙古国国运的灾难!

在灾难即将发生的情况下,拖雷也顾不得危险了,立即下令自己的亲卫千人队全体下马,组成两列横队,使用火绳枪进行射击。

现在的蒙古人虽然还精通骑射,但是他们下马作战的时候却不会使用弓箭,而是使用轻型滑膛枪进行射击。

之所以这样,主要是因为西宋军的披甲率很高,而且甲胄质量也很不错——西宋现在是老爷当兵,无论是打靶取士取出来的神枪手,还是父父子子传下来的军户地主,都是地主老爷。而且西宋朝廷还鼓励他们自备武器和甲胄(朝廷可以省钱了)。老爷们为了提高在战场上的活命概率,当然要给自己弄最好的装备了。而且装备也是财产,可以传子传孙的,多花点钱也值得。

所以西宋的冶金行业虽然远比不上大周和东宋,但是西宋民间铁匠打精心打造的板甲却比大周、东宋的量产货差不了多少。

而且西宋、东宋、大周三国处在一个文化圈子里面,所以东宋、大周的冶金技术总会通过各种渠道流向西宋。

因此西宋的民间铁匠现在也掌握了坩埚炼铁法,也会去渣和渗碳,只是生产规模很小,成本相对很高,不具备市场竞争的优势。

但是为少数老爷生产甲胄和精品滑膛枪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作为西宋老爷兵的敌人,蒙古人当然也不是傻瓜,不会傻乎乎的用弓箭去和滑膛枪对射。

弓箭战胜滑膛枪什么的……呵呵,那是完全没有考虑板甲的防护能力和滑膛枪中的精品——并不是所有的滑膛枪都只有几十米的有效射程!

重型滑膛枪和轻型滑膛枪中的精品,都可以拥有100米以上的有效射程。

在历史上西方“排队枪毙”的时代,打冷枪的散兵和轻步兵一直是存在的。

而如今西宋的打靶取士,更是成为了培养狙击手的土壤。

所以用弓箭对付西宋的神枪手,根本就是送死!

蒙古人的排枪射击果然奏效了,因为战场上大部分的宋军并没有携带火枪,无法和打排枪的蒙古人对抗。只得停止追击,退到了对方火枪的射程之外。

可是那些打靶取士出身的神枪手却被蒙古人的火枪队吸引来了,用松散的队形在远距离上和蒙古人对射。又过了一段时间,找回了火枪的一部分宋军步兵也赶回了战场,参加到远距离的火枪对射之中。而拖雷也重整了一部分退下来的怯薛军,让他们拿着火枪再上战场。

于是战场上噼里啪啦的打得非常热闹,不过伤亡却没打出多少。

毕竟双方的距离很远,天色又暗,不过是听个响罢了。

但是随着天色渐渐放亮,亦列堡附近草原和麦田的大火完全熄灭,战场上的能见度也足以让火枪手们看清远处的目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