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兵贵神速(第2/2页)

韩世忠承认,吴玠能打,可韩世忠觉得自己并不输吴玠甚么。

退一步说,吴玠也就算了,关键是那个岳飞何德何能,竟然能顶下他韩大将军的先锋之职?

不过韩世忠不敢明着问李衍,这些年来,李衍从未没看错过一个人,他都是李衍破格提拔起来的,他敢质疑李衍么?

不敢质疑李衍,但不代表韩世忠不敢谋求出战的机会。

因此,韩世忠提出增援,其实是有私心在其中的。

当然,根据柴进和燕青传回来的消息说云地空虚,韩世忠提出来的增兵速战速决这个方案是没有问题的,毕竟战机稍纵即逝。

不少人都符合韩世忠提出的方案。

许贯忠看了地图一会,道:“咱们能不能再大胆一点?”

李衍问:“怎么个再大胆一点?”

许贯忠道:“在攻取朔州、寰州、应州的同时,派一支军队直取辽西京。”

刘子羽看了看地图,随后道:“小将也认为,在辽国空虚的情况下,可以锁住朔州、寰州、应州,直接攻取辽西京。”

王庶则反对道:“这么干,太激进了,咱们虽然有十四万大军,但这么一分军,可就得有一大半军队各自为战了,无法形成统一的指挥,而且,万一哪一路进展的不顺利,留下一两座城池或是一两支辽军,咱们的后路可能就会被辽军切断,届时就有可能酿成大溃败。”

兵法有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行军打仗,粮草是最重要的保障,汉武帝远征匈奴,几万骑兵就需要几十万人提供后勤就是很好的说明。

如今这个时候,生产力底下、交通运输手段落后,如果不攻下城池,那么就更难保障后勤了,这是打仗不能绕过城池的最重要原因。

另外,绕过驻有重兵的城池,就等于把自己的后背暴露在敌人的兵锋之下,这样就不能全力向前进攻,因为后方往往有军队最薄弱的交通运输线——因为后方的粮道被断被洗劫,最终导致军队惨败的事,可是数不胜数。

再有,打仗打的不仅是装备,训练,规模,还有士气,如果两线作战腹背受敌,是最容易引起部队心理溃散的,所以,没有十足的把握和军队战斗力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战争决策者是不敢轻易把自己的后方暴露在敌人的面前。

也就是说,王庶反对得有理有据。

但话又说回来,战争是个动态问题,在战争中城池攻与不攻,绕与不饶,锁与不锁,跟当时的战场形势、作战目标、自身实力、后勤保障都是密切相关的。

所以,说到底,现在是考验李衍这个统帅的决策能力的时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