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 一语成谶(第3/5页)

王介儒对童贯说:“女真背叛本国,不仅危害本国政权,对于大宋也是一个危害。现在,如果贵国为谋求一时之利,而弃百年之好,为结新起之邻,而埋下他日之祸,还自以为得计,是为不智。救灾恤邻,古今通义,希望贵国能好好考虑一下!”

童贯默然。

六月六日,童贯接到赵佶手札,令他以宣抚司的名义给耶律淳作回书,并让王介儒等人回国。

童贯写好回书后,命马扩率领骑兵将王介儒等人护送到两国界河。

……

宋军兵败白沟的消息以及李衍大败辽、西夏、蒙古联军一事,在东京城里早已传得沸沸扬扬。

王黼实在没想到,他们大宋的军队竟如此不堪一击,更没想到李衍竟然这么厉害!

“童贯和种师道都是久经沙场的统帅和将军,怎么会在家门口被辽军击败呢?”

“燕地汉民不是心向中原吗?”

“耶律淳怎么会有如此强大的军事力量?”

“同样是汉军,为何李衍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大宋的军队如此不堪一击?”

“绝不能让李衍离开云地,否则我大宋危矣!”

“……”

就在王黼苦想怎么应对这两个变故和怎么向赵佶交代的时候,赵佶将王黼叫了去。

尽管忐忑不安,可王黼还是在第一时间去见赵佶。

一进殿门,王黼便看见赵佶怒气冲冲地将一份奏章摔在地上。

内侍梁师成赶紧蹲下将其捡起。

赵佶质问王黼道:“你知不知道咱们大宋的十万大军在白沟河被三万辽军打败死伤殆尽?而李衍却能以相同的兵力,大败辽、西夏、蒙古联军!朕每年花几千万贯养军,不想只养出这些废物来,连一伙强盗都不如!”

赵佶的脸色阴沉,说话声音也变了调,一点都不像平时那么柔和。

王黼的心里咯噔一声,随即连忙说:“官家息怒……不可能死伤殆尽吧?这是谁的奏章如此夸张?”

梁师成将奏章递给王黼。

王黼接过,低头一看,原来是知真定府沈积中的。

王黼的脸上立刻展开了笑容,道:“沈积中这个人向来好卖弄文采,善用夸张,官家不必信以为真。”

沈积中原任户部员外郎,是王黼将他提拔起来派往真定府的,本想让他去河北好好打探一下辽国内部动静,为北伐收复燕云出力邀功,谁知他却屡次上奏呼吁“辽不可伐,金不可邻”,与朝内反对北伐之臣遥相呼应,引起童贯强烈反感。

王黼对沈积中也很厌烦,早就想找个合适位置将他调离。

王黼又道:“臣估计童太师的奏章也应该快到了,且看看他是怎么说的。”——王黼觉得,他们大宋虽然失利,但战果不可能像沈积中所说的那么严重。

不久,银台司果然将童贯的奏章呈送了过来。

童贯的奏章共三篇,全都是弹劾——一篇弹劾种师道,说种师道:“天姿好杀,临阵肩舆,助贼为谋,以沮圣意。”一篇弹劾和诜,说和诜:“不从节制。”第三篇弹劾高阳关路安抚使兼河间府知府侯益,说他:“探报不实。”

王黼很快就领会了童贯的用意,“让种师道与和诜承担此次兵败的责任的确是最好的结果。”

王黼马上符合童贯说:“官家,太师在奏章中讲得很清楚,都是种师道与和诜二人没把大军带好,才遭此失利的。如果他们能遵照官家的谋划,认真执行巡边三策,情况就绝不会至此。为正军法,臣建议将此二人流放岭南。”

赵佶对种师道在河北的表现很失望,不,应该说非常失望!

但赵佶转念又一想:“种师道可能是太老了,已经不适合统兵了。”

念及至此,赵佶问王黼:“种师道今年七十多了吧?”

梁师成抢着回答说:“已经七十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