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章 作茧自缚(第4/4页)

经过金国的一众谋士商量,将来赶走水泊梁山以后,可以特许宋国得到燕京及所属六州二十四县汉地汉民,总得给宋国一点甜头,否则宋国怎么会完全配合他们赶走李衍?但燕地官员的钱物,以及奚、契丹、渤海等族人,还有平、营、滦三州都不在特许之范围,这些全都归他们大金国所有,另外燕地的赋税也得归他们大金国所有,对了,还有之前谈好的岁币,也必须得如数给他们大金国。

跟金国的一众谋士所预料的差不多,宋国最终几乎全盘接受了他们大金国提的条件,只是将燕地的赋税折现打入岁币当中,不让金国自己去收取。

说服宋国容易,说服西夏可就困难多了。

西夏的李乾顺可不像宋国的赵佶那么好糊弄,李乾顺也没有面临赵佶所面临的严峻形势。

这次,完颜阿骨打着实是抛出了一些干货——完颜阿骨打承诺,只要西夏派出大军参与这次的行动,不仅将下寨以北、阴山以南、伊实伊喇图鲁泺以西的大片土地给西夏,还将云地给西夏。

这个诱惑是西夏根本无法拒绝的,因为只要事情成了,西夏的领土一下子就翻了一倍,国力可能会翻不只一倍。

所以,西夏也答应了这个计划,并很快就派出了十万大军。

马扩看着燕云地区的地图,心想:“假如水泊梁山撤出燕云,那么云地包括以西的大片土地就全都是西夏的了,西夏的国力一定会大盛,然后必将成为我们大宋的强敌。而平滦营三州又将被金国所占,金国不仅可以随时威胁燕京,还可以随时南下。恁地时,我们大宋就算是对金国敞开了大门。那我们大宋将得到甚么?只是几座没有多少人口、没有赋税的空城。这次,我们大宋很可能会成为最大的输家……”

其实,赵佶也有他自己的谋划。

赵佶打算,先将李衍撵走,然后用钱绢买回云地和平滦营三州。

这也符合赵佶也可以说是符合宋朝皇帝们的处事风格——因为宋国富饶,所以他们喜欢用钱来解决问题,他们觉得,凡是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全都不是问题。

马扩觉得,赵佶的打算不太能成功。

反正,他如果是金国或西夏的臣子,一定会极力劝谏不卖云地和平滦营三州,因为这两块地盘的价值根本不是用钱绢能衡量的。

那不答应联合讨伐水泊梁山?

也不行。

李衍的危害同样不可忽视。

马扩只能希望,事情能向赵佶所期待的方向发展。

与马扩忧心忡忡不同,赵良嗣的心情则要好得多。

赵良嗣觉得,他完成了赵佶和童贯所要求的,解决李衍这个祸端和收复燕京,为大宋立下了一个大功。

为此,赵良嗣还做了一首诗:

北风吹雪下凤山,烛暗穹庐夜色寒。闻道燕然好消息,晓来驿骑保平安。

赵良嗣将这首诗念给马扩听了听。

马扩觉得赵良嗣有些小器,不知大宋未来将面临怎样的安危,遂和诗一首:

未见燕铭勒故山,耳闻殊仪骨毛寒。愿君共事烹身语,易取皇家万世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