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二章 猫鼠之战(第2/3页)

朝廷同意。

还有一些商贾伎术之人,如卖药的刘朱杰等,也皆声称懂得军事,有退敌之策,希望能拉起队伍。

朝廷皆同意,让他们各自招兵买马。

于是,汴梁城里掀起一股招兵热潮。

这些队伍名称各异,有的称“六丁力士”,有的称“北斗神兵”,有的称“天官大将”,等等……

当然,赵桓君臣,也没将希望全都寄托在这些“神兵”之上。

赵桓君臣还是让四方尽快派兵来勤王。

不过——

因为之前败得次数实在是太多了,以至于宋国目前成建制的军队所剩无几,再加上金军得了河东地区之后陈兵于关中让西军无法来救援京师,以至于这段时间只有王琼和郑建雄率领八千兵马前来勤王。

对此,赵桓君臣是又急又无奈,这也让不少人更倾向于不顾一切与金人议和。

东京的金军越聚越多,多到很快就会掐断来往东京的各个要道,以至于赵桓君臣都已经对勤王军到来不抱希望了。

可就在这个时候,南道总管张叔夜,率一万三千人马前来勤王。

经浴血奋战,张叔夜的人马好不容易杀到汴梁城下,然后进入汴梁城屯驻于玉津园。

当初,种师道主持枢密院工作时,得知太原、真定相继失陷,便预感到大事不妙,金人很可能再次南下过河,围攻汴梁城。

于是,种师道传檄令张叔夜与钱盖,各自统兵赴京护卫。

张叔夜当时汇集了京西南路、荆湖北路之兵共计十五万八千之多,打算开赴京师。

可是,种师道去世之后,唐恪与耿南仲一心想与金人议和,不想与金人进行军事对抗,便以无粮养兵和不给金人出兵借口为由,建议取消种师道已下达的命令。

赵桓觉得唐恪和耿南仲说得有得,于是下诏,令张叔夜和钱盖停止进兵,已经集结的军队,散兵分屯。

前不久,张叔夜突然接到赵桓的手札,说金兵已到京郊,令他赶紧率兵勤王。

张叔夜急忙又召集人马。

可是仓卒之间,张叔夜仅集结了一万三千人。

张叔夜知道不能再等了,再等可能就赶不上勤王了。

于是,张叔夜让长子张伯奋率领前军,次子张仲熊率领后军,他自己亲率中军,立即向东京进发。

张叔夜一行到达颍昌府时,恰好遇到西道总管王襄领兵往南逃遁。

张叔夜去见王襄。

王襄问:“公欲何往耶?”

张叔夜回答说:“金人已到郊甸,主上坐席不安,欲以兵勤王。”

王襄说:“贼兵甚盛,不可往也。”

张叔夜不以为然,他劝王襄领兵与自己一同赴京。

可王襄不听。

张叔夜于是领兵从颍昌府出发,继续向东京前进。

行进到尉氏县时,张叔夜一行遇到了金军游骑。

张叔夜二话不说,便率大军与金军展开战斗,一战歼敌数百。

此时,金军的主力尚未到达京师,在郊外活动的游骑都是东路金军的先头部队。

一路之上,张叔夜率领勤王军与金人作战大大小小共有十八次之多,终于赶在金军主力到达汴梁城下之前,抵达汴梁城南门外。

受命赴陕西组织援兵的吴革,也随张叔夜一起回到城下。

吴革前些天出城之后,不断遇到金军游骑。

沿途百姓告诉吴革,西路金军正从西往东疾速而来,去往陕西的路,全都被金军控制。

吴革于是打算回京。

后来,吴革偶然得知张叔夜率领勤王兵正从颍昌府入援京师,他于是前去会合,之后随军一块勤王。

张叔夜带来的这一万多勤王兵马来得实在是太及时了,而且,还与金军连续交战了十八次,皆胜。

赵桓因此登临南薰门,亲自检阅张叔夜带来的勤王军。

张叔夜手下的这支人马人数虽然不多,但绝对是一支一等一的劲旅,而且军容严整,军纪肃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