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六章 坐山观虎斗(第2/4页)

见吴玠被他说得哑口无言,李仁礼又提高了一点声音说道:“两朝讲好,近十年,忽而贵朝逾盟,以兵临境,曾不畏天乎?自古违誓,国祚不长。如今我朝叛乱四起,我国皇帝陛下日夜操劳、殚精竭虑,贵朝皇帝陛下乃是长辈,应该念先人之情、邻国久和之义,假借兵力,共除大难,方为大国风范。可今天,你们举兵临边,攘夺民土,成何体统?”

静静的听完李仁礼的指责,吴玠将李仁孝写给李衍的“亲笔信”拿出来推到李仁礼身前,道:“舒王看看这封信。”

李仁礼有些纳闷的拿起李仁孝写给李衍的“亲笔信”,慢慢读了起来。

越读,李仁礼越是震惊!

不等读完,李仁礼就把信一把按到桌子上,道:“假的,吾皇怎会写这样的信!”

吴玠悠悠地说道:“这么说来,这信上的笔迹不是夏主的?上面的玉玺不是夏主的私玺?”

李仁礼的品德太高绝了,以至于他根本就做不到嘴一歪坚决不承认这是李仁孝的笔迹,他只能支支吾吾地说道:“像倒是像,可保不齐……”

吴玠打断李仁礼道:“怎么,舒王难道还会以为此信乃吾皇伪造不成?”

此事可大可小,李仁礼可不敢瞎说,他只能很委婉地说道:“兴许……兴许是任得敬那个叛贼的诡计!”

吴玠道:“那贵国的李至忠大人也是假的喽?此信可是他亲手交到吾皇的手上的。”

李仁礼是君子。

君子擅长的是据理力争,不是跟流氓比没底线。

所以,面对李衍的流氓手段,李仁礼不禁有些词穷,道:“可能……可能是李至忠跟任得敬串通一气,也可能是任得敬的人暗中调了包……”

吴玠悠悠地说道:“那有没有可能这封求援信就是夏主的意思?毕竟夏主才十二岁,面对这么多接踵而来他应接不暇的麻烦,他选择放弃西夏换得一世富贵也不是没可能。”

“这……”

现在,李仁礼也不敢确定这封“亲笔信”是不是李仁孝所写,毕竟,李仁孝写这封信的时候,李仁礼也没在李仁孝身边。

李仁礼最后只能道:“那还请吴元帅先退出衡山地区,等我们大夏查明此事,一定会给贵国一个交代。”

吴玠考虑都没考虑就道:“对不起,某家是军人,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某家接到的命令是消灭衡山地区的叛军,然后西进接管西夏,没有吾皇和朝廷的命令,某家誓死也要将之前的命令贯彻到底!”

“你们大中不要……”

李仁礼想说:“你们大中不要欺人太甚!”

还好,李仁礼及时看到了吴玠已经面沉似水,并且毫不掩饰他的杀意,而且,副使也在关键时刻拉了李仁礼一把,同时在李仁礼耳边小声说道:“此事乃大中朝廷决定的,吴玠一个前线打仗的将军哪敢听咱们西夏的冒然撤兵?所以,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李仁礼觉得副使说得有道理,于是撂下“告辞”两字,就离开了。

一日后,任得敬派来的使者,也就是任得敬的亲弟弟前西夏太尉任得聪,也到了吴玠这里。

任得聪来了以后,满脸谄媚道:“感谢朝廷支持我们任家收复西夏,只是……我们任家不敢劳烦朝廷的军马,西夏之事我们任家自可解决,待平定西夏之后,我们任家自会上表朝廷,带全夏上下归顺朝廷,所以,还请元帅班师回朝吧。”

吴玠也不废话,直接将李仁孝写给李衍的那封“亲笔信”拿给任得聪看。

任得聪看过之后,也是一惊,道:“不……不太可能吧?”

吴玠看了任得聪一眼,道:“你们任家都快将李氏灭族了,夏主做出这样的决定,很奇怪嘛?”

听吴玠这么一说,任得聪顿时语塞!

想想也是,他们任家都已经率领三十万大军压境,李仁孝用一个眼看就要成为别人的西夏换李氏满门富贵,这事太正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