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刘邦故技,约法三章(第2/3页)

箭矢入那汉子后背三寸有余,这汉子瞧着猴精,可硬是要的,咬紧牙关,不曾叫喊半个字。

“你莫不是真是那梁山人物?惹来官府追捕?”阮小二话语里带着精瘦汉子所不知到的陷阱。但他的试探与套话,却为他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答案。

原来这精瘦汉子名叫时迁,齐鲁高唐州人士,因家乡里犯了事儿,流落在此,做些飞檐走壁,跳篱骗马的勾当。

时迁行走江湖多年,看见阮小二脸上显出恼怒,心中也并无气氛。盖因为他知道自己是偷儿,那江湖上是断抬不起头来的。

如阮小二如此者,他也不是没有遇到过。

“好你个贼鸟厮,竟然敢去冒名梁山泊好汉,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想那梁山泊义气为重,替天行道,除暴安良的大名传扬江湖,数败官军,山寨上不知藏着多少英雄好汉,如何有那鸡鸣狗盗之徒?你胆敢冒充梁山泊人,不怕被那山寨上的英雄知晓了,派人来取你小命?”

时迁受了箭伤,明明被官府追捕,而眼前汉子还能执意救下他,时迁如何不晓得自己眼前的恩公也多可能是江湖上冲州撞府的好汉。如此人物,这般推崇那梁山泊也属正常。

当下道:“梁山泊大名江湖谁不称颂?俺时迁也是佩服。如是照小人意思,断不敢辱没山寨的名声。可此事皆是那淮阳军张知州的祸水。把俺做那梁山好汉追捕,好遮盖自己恶行。”阮小二的脸色变缓了一些,心下里记住了淮阳军知州。

“恩公瞧俺不起,时迁不敢有恼。但这江湖飘零,整日里东游西荡,谁情愿没个正经营生?”

“俺时迁也不是没向那正道走过的。只是这正道着实难行。”眼睛里闪过一抹苦涩,时迁转脸就扬起艰难的一笑。“俺虽然背井离乡,流落江湖,行的是偷鸡盗狗的勾当,可俺盗亦有道,从来不做绝人生计的腌臜事。也是真想弃暗投明,得一好营生,堂堂正正做人。这三月里,有人寻上小弟,就是淮阳军知州张德义的长随,却是叫小人做那不好的事。张德义之前破了一起杀人案,乃是盗墓贼分赃不均所起。张德义从那盗墓贼口中问出了一消息来,说那下邳城外的峄阳山有葛仙人的遗宝。”

“世人皆知,当今赵天子好仙求道,葛仙人【葛洪】的大名是不须提的。如果有那好宝,张德义进献上去,必得皇帝青睐。”而时迁这种为张德义出力的人物,他也不相求太多,只想有一个得体的营生做。比如能被赏赐一些田地,或者是几间面铺,最不济也是一笔钱财,最重要的是把那官面上的麻烦给他一笔勾销。

但事实却是,那峄阳山处的宝贝根本不是什么葛仙人遗宝,而仅仅是一处先秦古墓。里头倒也出了几件东西,但这些东西只能做富贵人家手上的金石古玩罢了,又如何能在仕途上帮的张德义?张知州自然是大失所望,时迁等人也自是失望。却不曾想大失所望的张知州转过脸就对时迁一干人痛下杀手,盗墓时候的五人组,是只有他一个带伤逃出城来。

如果没有遇到阮小二,时迁如果能逃得一命,他不会想着去行报复。张德义是淮阳军知州,在他一亩三分地上,那是手眼通天的主儿。他会有多远就躲多远的离开淮南。只是,这事儿偏偏就有那么巧。

陆谦看着被阮小二带回来的时迁,嘴巴险些都没惊大了去。这阮小二莫不是“魅力”满值,怎的这般厉害,两次下山,就都能捞回人物来?

而再去细看那时迁,虽然后者身上裹着伤药,可看他身形,就叫人觉得必是身疾灵巧的。真真是应了一首诗:骨软身躯健,眉浓眼目鲜。形容如怪疾,行走似飞仙。夜静穿墙过,更深绕屋悬。偷营高手客,鼓上蚤时迁。

“你便是人称鼓上蚤的时迁?江湖上多传你身法灵快,穿墙越户如走平地。”陆谦没有把神偷两个字说出来,很多后世人想到时迁的第一印象就是偷儿么,而且是个神偷。不然怎么就窃取了徐宁宝贝之极的赛唐猊呢?可是水浒不是武侠,神偷这个称谓在现下这个时空,那不是什么好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