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造反真经,天地革命(第3/4页)

陆谦把孔子杀少正卯一事,讲故事一样说给三阮听。“连孔夫子都如此,这天下之人又有几个能做到无私心的呢?”这对三阮是个打击。三阮都是穷苦人,先天上就羡艳读书人。孔老夫子这位老乡在他们眼中可不就是圣人。

“这打天下并不仅仅是一个打字,还要坐得稳。”可惜李自成是五百多年后的例子,不然正好拿来一用。那比黄巢的例子更能叫人惊醒!

“如那黄巢一般,含元殿登基不满两年,就不得不仓皇而逃离长安。似这等江山,这等帝王,坐来又何益?”如果敲响李唐王朝丧钟算‘历史贡献’的话,可人死的真叫个多啊。

“兴亡天下百姓苦。一朝英雄拔剑起,就是苍生十年劫。陆谦不可亦不敢不慎重。”

陆谦等着三阮思索,再慢慢的道:“打江山难,坐江山更难。”

“要坐稳天下,你就要先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制度。这个制度要让你治下的百姓满意,如此你做税不能太苛;但你也要有足够的钱粮财赋,如此你才能赡养兵丁、官员。叫兵丁镇守天下,叫官员治理天下。才能有钱去修补河堤、水渠、大道,某地有了灾荒,才有钱粮去救灾,无叫百姓流离失所,孤苦无依。”这就是一个悖论了。

陆谦话说的再深的时候,他已经不是在小院里对着三阮说话了,而是在聚义厅上对着山寨的诸多头领,还有山寨上营一级头目们宣讲了。

他拿了新朝王莽做例子。那疑似穿越者,最终被位面之子刘秀所灭的王莽,在中国历史上既大名鼎鼎,又默默无闻。

大名鼎鼎是很多人都知晓他这一人物;默默无闻是,他在历史上的存在感太低。很多人对王莽的第一印象就是大伪装家,心机boy。便是作者君的诸多衣食父母们,看官们对新王朝的认知也很有限。一个最大的例子可以证明,后世以穿越众当道的某点历史小说频道里,那就看不到一本有名气的,主要描写新朝的小说。

他最为人所知的事迹,就是他可能是个穿越者。他的那些政策一定程度上甚至叫人联想到了洪小兵。而昆阳城下,位面之子·光武帝·刘秀,那以旷古未见之混合法咒:流星火雨+神雷天牢+狂龙怒涛+飞沙走石+蛊惑人心,用西方定议这便这一涵盖了地火水风及精神魔法禁咒的超级大禁咒,一举摧毁了王莽的42万大军。奠定了咱秀哥寰宇古今的第一大圣魔导师的地位。

可是论及对王莽的认知,论及对新朝的认知,谁又真的了解多少呢?

但把王皇帝请出来做一个事例,警告那些不切实际者,却是一个再好不过的例子了。后者可不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均贫富么。血淋淋的现实就摆在人眼前,历史上王莽的经历和遭遇告诉人,步子不要迈得太大,步子迈的太大,真有可能扯到蛋的。

“均贫富,等贵贱。喊出这等口号的人,就是在与全天下的官儿、士绅、地主、豪强们为敌,与全天下的读书人为敌。”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你们以为读书人读书为的是什么?”

“那就是做官,就是为了高人一等,为了好荣华富贵。不然怎么去光宗耀祖呢?”光宗耀祖说到底,不就是要压别人的祖宗一头么。

“今日坐在这聚义厅里的人都是不怕死的好汉。”

“死,我们都不怕。怕也不会待在这梁山泊了。如果我们的死,能叫这天下均富贵,等贵贱,叫天下之人再无疾苦,尽得温饱,那便如鲁大师所说的,死也无憾。可怕的是我们便是死了,也翻不了这天。”

“我们与全天下的官员,与全天下的士绅、读书人为敌,他们自然不会真心为我们效力。倒是后你便是打下了整个天下来,又寻谁来与你们治理这个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