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方腊之谋(第3/3页)

这些人根本认识不到底层阶级的力量,但他们能感觉的出,赵宋皇朝的根基未败,只江南一地的害处,如何能殃及整个天下呢?左右不过是一场放大版的王小波李顺起义罢了。

纵然会叫朝廷损失不小,可于总体上看即无伤大雅。

那朱勔和应奉局剃除之后,他们就还是老赵家的良民。赵宋朝廷所持的善待读书人,且不限制民间土地兼并的策略,太叫他们喜欢了。这样的朝廷怎么能去真的推翻呢?

如此之打算不可谓不聪明。

但如此聪明的士绅地主总是那少数的,更多的士绅地主看不那么远,也想不那么远。江南士绅地主阶层串联不起来,所以前者只是少数人的‘私下小算盘’。大多数士绅地主,他们对摩尼教的纵容,简而言之就是对官府的报复。

而至于对摩尼教的支持,他们甚至都不用露面,也不会过多的露面,只需要对手下的佃户稍加‘疏于’管教,那就可以了。或者面对官府“严查”的时候,多做些遮掩就是。这些人中很多很多都不敢想摩尼教会造反的。

可是现在,不管是聪明的地主士绅,还是平常平凡的地主士绅,却都开始与老赵家的官府官员一条心了。

这对摩尼教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坐在上首的方腊脸色平静,看着底下一干重要人物,或是诉苦,或是叫嚣。

实际上,在决定用从梁山泊取回来的‘造反真经’代替自家的政治口号的时候,他就想到了眼前的一幕。方腊可不是真正的小老百姓。一定的政治头脑他还是有的。

甚至与教派中的各路诸侯都说道过这种可能性的发生。然而他们还是吃了不少亏。至少从明面上是如此。

短短的时间里,只杭州府一地就有不少于千人退出了摩尼教。各地骨干搞私下小聚会的时候,那手下信徒的人数也普遍存在减少。

但另一方面,摩尼教骨干的凝聚力,却也较之先前加剧了许多。政治口号的威力正在显示。

这一好一坏,一得一失,个中玄妙,叫摩尼教高层有的却只是高兴。

如此在诸多摩尼教高层眼中,却是一去伪存真的过程。如今这小小压力都无法承受,来日举兵造反之时,他们这些人还如何担得起重任?如何会真的跟随圣公造反起义?

这虽然叫摩尼教信徒大幅度的减少,却也叫他们知道了自己可信可重之人究竟有多少。

就好比本来是个大胖子的人猛地变身为肌肉男。谁又敢说后者比前者力弱了?

只是这等好处却也有一个巨大的副作用,那就是它从背后大大的将摩尼教起义之时日朝前推进了。瘦身是要有一定限度的,否则就不是去伪存真的瘦身了,而是慢性自杀。

原本在摩尼教高层的眼中,三五年中是不言起义的。但是现在却不行了。摩尼教教徒减少之速度叫他们感觉着担忧,感觉到害怕。为了他们认可的‘保险’,他们必须着手起义的。因为他们谁也不想看到摩尼教彻底的变成一个秘密教门。

“刺杀朱勔一事,刻不容缓。此举于振奋我教士气,凝聚我教人心,大有助益。”虽然这刺杀一事必须要失败。方腊眼睛里转过一道道精光。“再一个就是选派俊杰,前往梁山泊之事。我意已决,就由定天为首,万春与杰儿为辅,再寻五七个干将。人不需要过多,但皆要为我教干城。”

既然着手准备起兵,那就要学会打仗。论武艺,摩尼教要胜过梁山不少,但是论领兵打仗么,他们就要喊梁山师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