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大宋有忠良(第3/3页)

整个熟羊砦,有几人不知道王德的厉害的?

到了小校场,就看到一个文吏在木板上贴上了一张榜文,上头保正如此的一半解说,惹得校场内人人议论。却是这时候,此处方才知晓西军之败。

许多青壮都感到震惊。就像东京城的百姓看不起外地人一样,关西之地的这些纠纠大汉,勇武上那就没人看得起关内。多少年了,是他们浴血拼杀,叫党项人不敢再生当年妄想。是他们一次次的血战叫大白高国变成了眼下的困破模样。

现在听说数万西军被一波齐鲁之地兴起的匪寇给打平,那第一个反应就是不信。

王德身边有人说道:“我倒听我走牛马的老舅说那梁山泊的名头,做主的是个殿帅府的虞候,麾下好汉有那东京城内的禁军教头,还有早年小种经略相公帐下勇将……”

王德听殿帅府虞候、禁军教头都不以为然,但听到小种经略相公时候脸上浮起了一抹正色,最后就是那‘勇将’二字,才轻唾了一口吐沫。

“屁的勇将。真好汉都在军中于西夏蛮子厮杀,那撮鸟逃去山东叵耐个甚?至于那虞候教头,也净是撮鸟。叫俺撞上了,不一叉扎他们十七八个透亮窟窿。”

王德的这般话,引得周边乡人异口同声的叫好。

同时,东京城内,监察御史张所大步走出皇宫大门,脸上凛冽之气,胸中浩然充塞。大丈夫,当有所为有所不为。作为青州益都人,张所怎能坐视家乡故老沦落一窝贼寇之手。

“父亲,父亲。陛下可答应了?”宫门外,独子张宪高叫道。

“宪儿的包裹,可准备好了?”不答反问,刚刚被赵佶任命为京东东路招抚使的张所笑着说。

张宪英挺的脸上满是欣喜,父亲这么说话,可不就意味着陛下答应了。“孩儿贺父亲如愿以偿。”

招抚使,顾名思义,这就是战时临时设立的掌管军政的官衔,不常置。战后即废除。

张所好好地监察御史不做,愿意回到危险的前线去,你且不要去提他文韬武略如何,只说这一腔热血,就是宫门口的值班见了,也都满目敬意。

皇宫大内的赵佶更是感动的热泪盈眶,拉着爱妃王氏的手说,“我大宋还有忠良。张卿真忠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