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耶律宗云沧州游感(第2/3页)

“郎君不去沧州城了?”

见耶律宗云掉头就要回去,身后几名随从都露出了惊诧。这一趟不就是要入沧州城打探梁山贼军的深浅么,现在怎的连沧州城都不去了?

“一窝草寇,何足为惧?我大辽铁骑只需设法抢到界河之南,管他有多少个贼寇,马蹄之下,尽踩做肉泥。”现在耶律宗云更要紧的是赶紧回去说服他爹,有了他爹的支持,析津府中的南下派才能占据上风。

别看耶律宗云心理面如此急躁,事实上,在辽国权贵之中,主张南下攻掠齐鲁的还是少数的,更多人是和平派。

他们中或有的真认为汉人不可小觑,有的则认为辽国现今已招惹上了大麻烦,岂能再起边患?而梁山军与契丹互通有无,作用巨大,断不能轻易开罪。

被耶律宗云深是厌恶,直叫他们一群忘记了祖先荣光的蛀虫,竟然对南人怯步。契丹的铁骑才是与南人讨价还价的最好工具,铁骑踏处,所向披靡。掠得钱粮兵甲,内可安顿百姓,编练强军。外可平定女真,重塑大辽荣光。意义如此之大,岂能错过这等良机?

耶律宗云的心无中原,眼睛更看不起齐鲁梁山军,只以为是一群草寇。女真人才是他心中的天敌/死敌。可现在富裕的沧州叫他不得不转回来目光。

因为他知晓,现下的契丹必须“天降横财”,才能迅速的恢复元气,如此才能镇压下女真来。他心中那个将女真全族诛灭,尽数挫骨扬灰的野望,实则维系在齐鲁的财力兵甲上。

而现下看到长芦镇的非一般的繁荣之后,直若是一颗火星掉进了心头,满满的火焰燃烧,叫他再也镇定不下。径直掉头向着泥沽寨奔去。

他是耶律得重的长子,岂是身后几个仆人能劝住的。如是一伙人只好跟着耶律宗云返回。

然这会耶律宗云却没上快道,而是下了野路。

这说是野路,实则就是官道,为当初赵宋修筑的军粮道,因年久失修,道路多是坑洼。梁山军在修筑快道时候,还顺着也做了一修缮,可比之快道还是差远了。

来时路上并没见过一支梁山军队伍,可通过军粮道返回泥沽寨的途中,没走过十里,他便撞到了一支。

耶律宗云勒住了马匹,列退到路边,周边正好有些商贩,一身汉人装扮的他们,夹在其中,半点没有引起士兵的主意。

他们排着整齐的队列,精神抖擞、士气昂然,大步从官道的另一侧迈过。可耶律宗云看到这支队伍后却是“噗嗤”笑了。一支没见过血的军队,可称不上真正的强兵。他父亲麾下有几千人是在辽东与女真贼殊死拼杀过的精锐,每每列阵之后,一股叫人毛骨悚然的煞气就扑面而来。可眼下的南人军队呢,比之他们就是一群弱鸡。

但是令耶律宗云羡慕的是,他们制服统一,竟然是人人披甲,且一看就是成套的甲胄!虽然多是皮甲,可南人富庶果非契丹能比。

耶律宗云想起自己的手下,三百多骑的营头,只有百十套七零八碎拼凑出来的皮甲,心里就忍不住生出一股怒火。大辽可是镔铁之意,当年的皮室军三十万,人人皆披精甲,叫南人不敢生意。而现在自己所领营头不说没有铁质精甲,便是连皮甲都难配全,这大辽真的就沦落至此呢?

虽然他很清楚这一点。辽国前期的主战力是三十万皮室军,到了中后期却转而变做了宫分军,后者虽名义上有四十万众,实则精骑军只有十万。自澶渊之盟叫辽宋两国结定修好,双方彼此皆不闻刀兵声。赵宋方面,三十万精锐河北军到了中后期已然腐朽不堪提及,而辽军的武力亦是一样在和平之中完成了一次大衰退。

残酷的现实和高傲的心气形成剧烈的反差,叫耶律宗云眼睛不觉间都充斥鲜血,双目血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