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砲战(第2/4页)

当然,他的本意不是投奔梁山军。时文彬很有自知之明,自己的身份可是很尴尬的。且梁山军大势已成,也不需要一个小小的前任知县来充颜面。他时文彬不是李梁,作为第一个投效梁山军的进士知县,李梁现下已经是山东行省的左布政使了。而他时文彬若是被陆谦撞到,说是会被一刀剁了都有可能。

他能投奔的只有黑三郎,可惜人不顺喝凉水都塞牙,时文彬刚赶到淮南,就听到消息,宋江生了场大病,已经去职回乡将养了,那托塔天王晁盖来接他位置。

时文彬无可奈何只能在钟离落脚,化名林山。数月后,就是钟离城的那一幕了。

晁盖听闻了后是怎样的震惊不提,战事来临,叫他对时文彬人都被发配了岭南,却还能在那种蛮地笼络上几个汉子,以至在钟离城中一举建功的事儿全拉在了脑后,却唯独记住了一个要点——谨防内中生变。

如是,栾廷玉巡了城北巡城南,到了城东逛城西,却是不敢有半点的疏忽大意。

军中长史宋清,也是忙活到了深夜,当他被城外传来的叫喊声给惊醒的时候,只感到自己眼睛差刚刚闭上。而事实是,他却是才刚刚入睡。

夜色已深,天空中挂着一轮明月,孤独地在云层间游弋,洒下清凉如水的月华。

此刻正是万籁俱寂时,城外的宋军安静,城内的守军安生,只有淝水仍在不知疲倦地流淌着。月光照撒冰面,如镜面样儿反射的光泽在黑色的夜里显得格外醒目。一阵寒风袭来,冰凉如刀。

忽然的,宋军营中响起了动静来,千里镜不能叫人透过重重夜幕,看清楚一两里地外的细节。他们只能听到沙沙的脚步声。

不多时,“咯吱咯吱”的车轮转动声就响了起。庐州南城墙上已经一片火光,晁盖立在城头,看着城外黑乎乎的夜色,虽屁的影子都看不到一个,但只听声音就能知道宋军在做什么。

“放烟花。”

晁盖下令后,心中就满是对陆谦的佩服。用烟花来做照明弹,真是一叫人想都难想的妙招。

便是西军也不知道此招数,因为这批特质的照明弹是刚定型,而后从益都运送来的。

就听得‘嗖嗖’两声急响,两支照明弹在黑色的夜空中拉出两条亮丽的尾痕,飞出老远,而后轰的一声爆炸开来。就像天空中劈下一道闪电,照亮了老大一片。

只是可惜,这明光并没有造出宋军器械的影子来,只是叫晁盖隐约的看到模糊轮廓。

都不需要晁盖再发号施令,那炮手就主动的在照明弹后加装纸筒。一截一截纸筒,内里装着一束一束的火药条,多节分布的火药束条,其次第燃烧所产生的推动力和续航能力,足以让照明弹的射程大大增强。

这实质上就是一个大号的二踢脚。

如是,又一枚照明弹发射了出去。现下,随着齐鲁与日本间的贸易开展,高品质的天然硫磺叫火药的性能有了进一步发展。陆谦已经开始醒悟,这火药之初时候的爆炸威力不行,多半与硝石、硫磺的品质有关联。

虽然硝石、硫磺的提纯还待日后的研究,然可喜的是,火药组好歹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这第三枚照明弹的射程径直超过了三百步远,炸响的时刻,无数被西军士兵埋头推动的盾车、石砲就全都暴漏了来。

虽然那一瞬间很短暂,却已经被射手们看准。挥动木槌,狠狠砸在床子弩的悬刀上。一枝枝带着熊熊燃烧的大火球的踏橛箭,被床子弩设了出去。

弓弦震动的声音都被踏橛箭射出去时的尖啸给湮没,一支支短枪一般的弩矢,或许可用弩枪来称呼它们,划过黑夜,多钉在了盾车厚重的前方挡板上。

接下就是一场,‘点灯’与‘吹灯’的较量。

踏橛箭前头连带的火球足以叫西军暴漏行迹,他们的应对办法便是立刻将之扑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