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铁打的襄阳,纸糊的樊城(第2/3页)

更早时候,一鸣惊人的楚庄王就是从襄阳沿这里北上,陈兵洛水,去问周王室的鼎有多重。

至于向西,沿伏牛山和秦岭南麓之间的狭窄通道,走内乡、西峡可至大名鼎鼎的武关、商洛,从山区一出来,就是蓝田,到关中了,长安在望。

且汉水从汉中东流,绵延数百里抵到襄阳,再经襄阳后折向东南。这也就是说,从襄阳顺着汉水逆流而上,就可进抵汉中。虽然这条路只要智商在线者,就不会去动。着实耗费太大。

东西南北多条线路尽数在一张以襄樊为中心的地舆图上绘制出来,并且一条条诉说,陆谦见了都觉得震惊非常。

那效果也是立竿见影,襄阳的重要性不需多言。

沙盘也赶制了出来,但就只是襄樊二城这一亩三分地,视野不大。这打襄阳,最要紧的就是水路,可惜,只眼下看去,水路是宋军占主导地位。这般来,再想要破开襄阳,那就是痴心妄想了。也就是樊城还能肖想一下!

毕竟铁打的襄阳,纸糊的樊城么。

“打襄阳城固然艰难,可樊城小县如何能抵挡我军锋锐?”军议开启,许贯忠一番介绍完毕,秦明先就叫道。

于他眼中,樊城实无甚险隘可持。且沁水、白水皆可直通襄樊,水上虽走不得大船,一二百石的小船却可通行。如此攻拔樊城,后勤无忧也。

且樊城北二十里的团山,地势颇大,有临近水道,可置大军驻扎。如此后勤不绝,大军雄健,即使樊城有内外两道城墙,左右各有雁翅城雄立,想要破之也不在话下。

这难的终究是襄阳城。

在座诸将闻之,皆深以为然。

“樊城以北尽是平地,还有水利可持,樊城虽坚固,却也是寻常。即便襄樊之间新建有浮桥,襄阳向北可尽输兵马钱粮,也只是一对耗尔。只怕是宋军根本就无心死守樊城!”

坚壁清野,也未尝不是一种敌强我弱下的有效策略。至少可叫梁山军不能就地补充粮草,征调民壮。许贯忠如此说,他也不将樊城多么看重。

“宋室已经急调梁方平北上襄樊,这人手下甚是有些个人物。又以姚古为襄阳防御使,其人刚到襄阳,便叫人在城壕与汉水交汇处的雁翅城高处布置水车,引汉水倒灌城壕,抬高水位。又在城池西南角开挖壕沟,扩宽城壕……”

谍报司将襄樊一代的情报悉数呈现在诸人眼前,姚古的作为并不算高明,但其死守襄阳城池之意,却显露无遗。

“打襄阳,非有水师依仗不可。”林冲随军,此番功劳似也不少。但他自己心里明白,这中原战场赢得太轻松,如此功劳叫他甚是觉得难为情。“但襄阳城坚,且地形多有优势,恐短期内难以夺下。”

“此处距离江陵足有四百七十里,看似遥远,一路却有官道相通。荆襄大道可是难得的平坦宽敞。此路直通江陵,虽近五百里之遥,却也不过是马军三日疾驰。此遭不说,下次大军杀奔襄樊,过得汉水去,未尝不能遣一支铁骑,急袭江陵。”这就好比当日他率领轻骑直杀到东京城下一样,吓不死赵宋的帝王将相,也能叫他们屁股生针。而要是前方激战甚烈时候,后方的皇帝忽的弃城而逃,襄樊安还能持有战意?

林冲这法子不错,一经提出,陆谦眼睛都亮了。

说来他胆量很大,可两地相距小五百里【直线距离都三百五十+】。荆襄大道的北段就是沿着汉江西大堤而行,南段便就是择路而行了。弯弯曲曲的大道,可那也是大道。后世的国道都还绕弯路呢不是?

“惜哉此计能不现下用之,否则荆襄十八九当入大王之手。”赵宋刚刚迁都荆州,正是人心惶恐之时,猛地看到梁山军铁骑直冲江陵城来,怕是真要落荒而逃。在许贯忠手下过活的朱武发出了他在此番军议中的第一个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