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契丹八旗(第3/3页)

而有“叙功论赏”这条红线逼着,任哪一任旗主,恐都不会自甘堕落,默默无为。可他们的功劳都是在战场上拼杀得来的,只要拼杀就要有伤亡,旗主‘穷兵黩武’,那最遭殃的只能是旗民。而这两者间的关系真的就还能如鱼得水吗?

十年的时间,在各大千户都知晓的‘十年’时间的期限里,便是有天纵之才,恐也只能把一旗人心聚拢在手中。而八旗互不隶属,只凭一旗之力,如何敢违背大势?

陆谦可不会从八旗旗主中择人统帅八旗上战场,他会设立一位置,就好比草原总督一类,由他统帅八旗。而这个人一定要是汉人!

“诸卿以为,本王这般设计如何?”

陆谦向坐下的文武重臣们询问。后者一个个面面相觑,没有人能想到他竟然设计出了这样一庞然大物,这么一套相对缜密的制度。

北方大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是数以百万计算,在座的都不是李逵那般的莽夫,自然知道北地的游牧民族对于中原的威胁,可历朝历代最是强盛时候亦难把他们杀得干净的。陆谦这般的设计,可以确切收拢到的实则也就是几十万人,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但是却能起到“以夷制夷”的效果。

“本王不可能对北地斩尽杀绝,也做不到这般。只能是驾驭一部,叫他们自相残杀。”这实质上就是消耗草原游牧民族的元气,也是一种更红果果的交易。杀得越狠越多功劳越大,对于八旗旗主而言,对于那些上层人物来,不管是名爵还是利益,那可都是显而易见的。

只是要他们在享福的时候换一个身份,变成汉人罢了。

“大王英明,明见万里,臣等万不及也。只是此法虽发前人所未发,可据臣看,却还有一未名之处。这八旗兵马厮杀,必然有折损,折损之兵额,将作何补充?入旗之民又将作何补充?”宗泽与闻焕章等人彼此交换着眼神。闻焕章第一个起身言道。

陆谦对此自然有考量,想那正史上的八旗兵,入关之处时候还凶猛如虎。那满清虽叫人反感,但事实也不容诋毁。八旗兵丁在初时还是很能战能打的。可看看日后……

废掉的八旗兵之战力,直叫人啼笑皆非。

他可不想看到八旗坠落的一日,陆谦还指望着八旗能作为一把刀,为他开辟出一大场面来呢。日后经营草原,打通中亚,甚至是那更西之处,都少不了八旗。这些人若是废了,就不好玩了。

陆谦想要豢养的是一头猛犬,可不是一只京巴。

故而这战力如何保持,那确实是一关键问题。内中就自也包括兵力补充。

“体格健壮,善弓马者当先。”毕竟这八旗主力是骑兵。但陆谦他不准备建立预备役,且把契丹等外族人的入旗的演武考核,交为兵部把持。至于旗民中的绝户者该当如何处置,那就按照草原民族的习俗。

再一个,旗中的丁壮如何成为旗兵,那就是各旗的自家事了。只不过在本旗实是人丁稀少的情况下,各旗旗主也有权上书兵部,招募旗民。

人丁稀少,那就是战斗力下降么。这个与旗主的利益功勋是休戚相关的。但外来户的尽数也会影响到旗主对本旗的控制。是以,这个决定权就把握在他们自己的手中。

也所以说,各旗战力下降的问题,那是旗主们要考虑的事情,他们的战斗力与他们的收获是休戚相关的,想要过的富裕,就只能在战场上建立功勋。那战斗力若是不停地下降,他们自然就无法建功,饿死也怪不得别人。

总之这八旗就是陆谦手里的一把尖刀。

场上的一干文武依旧在消化着陆谦的这番话,必须说陆大王放出的这个大招,前前后后思量的很是周全。就现在的情况看,这位爷这般打算显然是在为日后做准备,就目前说来倒也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