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2章 招工启事(第2/3页)

从外购羊绒羊毛,到运输保管,然后是抵到益都后的漂洗晒干,再到筛选与分级,最后是纺线织布,这一层层的涉及到的人手,轻易便能用出去大好几千。真的很麻烦!

可陆皇帝此时不嫌麻烦了,也不觉得麻烦了。因为这关乎着他的毛纺大业,关乎着他的大计。他之前嫌麻烦,那更是为了提高朝廷的工作效率。

“李卿奏疏所言妥当,朕很满意。既然你要宣政司襄助,那朕就下道旨意。”李道的奏疏写的不错,有条有据,且清晰明了,陆谦看的满意,自然不惜夸奖。

这种口头表扬就跟军中颁发的军功章兴致一样,惠而不费。却能给官员一巨大的激励,眼前的李道就是一个。

“能教陛下满意,乃臣之洪福也。”李道只得躬身授命。

当即陆皇帝便提笔写了一道手谕,李道接过,旋即告退。出宫后就直奔宣政司。樊端见了陆谦手谕,自然不会怠慢,如是就在这年底时候,一场招工启事在齐鲁掀起了好大风波。

招工启事并不稀罕僻见,可由官府出面宣扬招工启事便稀罕了。迄今为止这还是头一遭。再去看那最后的落款——内务办,轰动效应便油然而起。

“铛铛铛,铛铛铛,大家伙集合了,集合了……”

午饭之后,一阵明亮的锣鼓声在益都府临朐县仰天山脚下的李家园北头响起了。清脆的锣鼓让这个只有六七十户人家的村落从平静变得喧哗,住在北头的甲长李武第一个裹着棉衣从院门伸出头来。

“当家的,李琼那打脊泼才又作甚?刚吃晌午饭,还不让人安生消食……”李王氏也随着赶出来,家里喂的大黑驴都叫起来了。这可是整个李家的宝贝,却别受惊了。平日里要用的油盐酱醋茶,就都靠着鸡蛋来换。但要挣大钱,拉山货往城里运去,就全靠着这头黑驴了。故而,李武夫妻待这头驴比儿子都亲。

“恐是乡里下来人了,我见李琼那厮正陪着呢。”

现在的陆齐治下,也是保甲制,但与南越的保甲制决然不同。甲长就好比后世村里的小队长,保长则是自然村里的大队长,而保正就好比是后世的行政村主任。

一切只看人口户口数量而定。

李家园是一个六七十户的小村子,这还是因为分地【租赁地】时候分了家,不然怕是连五十户都没,三百来人口,只能是保长。

“李琼那杀才,就巴结上头的人时跑得快!”李王氏张口又来骂着。

李家园这地儿,处在仰天山脚下,土地不少,却很贫瘠。往日里连个口粮都难保证,现在便是田税放宽了,也只能得一个口粮,别看有的人家田亩都上百了。可是都是下等田,打不了几石粮食。

李家园人几百年时间早就养成了靠山吃山的传统,人的力气都有限的,与其花在贫瘠的土地上,不如想法子在山上讨活,那收益更高。

就是李武一家也是如此。大黑驴拉货送到城里去,货可不是只他们一家的货,而是整个李家园的货。那山上的中草药材,如何首乌、穿地龙、黄芪、冄参、麻黄等等,可都是钱。

十多里方圆的仰天山,可是一座中草药材宝库,其内出产的药材,早就在青州小有名气。只是因为面积有限,出货量也是有限,做不大炒不响亮。

此外,这儿的柿干、核桃、杏仁、黑枣、板栗等干果也小有名气。

周遭另外两处村落,也如李家园一样,靠山吃山。田亩只做糊口之用。

但是这般生意不是一个人在做,至少在李家园里,除了他家,李琼家中也养着一匹健骡。

“招工啦,招工啦,内务办招工啊,可是给皇家做工。每月两块银元,吃住全包……”

“招工啦,招工啦,每月两块银元,吃住全包……”

两块银元也就是一贯半,这个薪水并不很高,但就如李家园保长叫嚣的那样,这是给皇家做工,有颜面,且又管吃管住,那还是很有吸引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