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求仁得仁(第2/3页)

当看到无数东厂的人簇拥着一个身穿红袍的太监走进来,大厅里面瞬间禁声。

坐在手下给搬来的椅子上,张鲸笑着说道:“能让咱家亲自过来,也算是你的本事了,其他人你们带出去核实身份,把邵先生留下。”

时间不长大厅里面就空了,东厂的番子压着一个人跪在了张鲸的面前。

低头看了一眼邵先生,张鲸上下打量了一番才说道:“看起来也不怎么样,不过咱家倒是挺好奇,你说你跑来京城搅风搅雨的,难道就不怕被咱家给抓住?”

“看来咱们东厂还真是不让人害怕!”说完这句话,张鲸也懒得问:“带回去问,问问其他的人他的身份。”

“把他的一家人全都给咱家抓来,咱家就喜欢一家人团团圆圆的,一个人孤孤单单的上路多不合适。”说完就站起身子向着外面走了出去。

邵先生怒视着张鲸,双眼血红,刚想喊什么,一边的吴兴已经过来了,一捏邵先生的下巴,只听“咔吧”一声,邵先生的下巴就被捏了下来。

“现在可不是你开口的时候。”吴兴笑着说道:“上一次在江南就是你们搞事情,江南也就算了,还想跑京城搞事情。”

东厂出动的快,回去也快,一队队的东厂番子压着一队队的人去了东厂。

东厂抓的人没有官员,虽然有人在四处打听,可是还是没能引起大规模的关注,反而是一个吏部的观政士一封奏折,直接震撼了大明官场。

无数官员恍然大悟,原来还能这么玩啊!

紫禁城,文华殿。

朱翊钧翻看着手中的奏折,虽然他这些日子看了各种各样的奏折,可是朱翊钧还是被邹元标这份奏折给气到了,而且是气的不行,这个人再一次刷新了朱翊钧对文人无耻的认知。

大名鼎鼎东林三君子之一的邹元标,说出去也是光明磊落,大名鼎鼎的人物,结果干出来的事情,真的是没底线。看了这份奏折之后,朱翊钧瞬间就明白了邹元标的意思,这货就是来刷声望的。

前面弹劾张居正夺情,说的倒是中规中矩,可是到了中间就画风一转,直接就奔着朱翊钧来了。

其中说的最硬气的一句话就是“今幸亏居正丁艰,犹可挽留,若不幸身难,陛下之学将终不成,志将终不定焉?”

这句话意思很简单,这一次是张居正死了爹丁忧,皇上你还能挽留,如果张居正要是死了呢?难道皇上就不学习了?天下就不治理了?

这就是利用朱翊钧的逆反心理,挑拨皇帝和张居正的关系,摆明就是说你是皇帝,离了张居正你还不活了?你也太不中用了!

看到邹元标的这段话,朱翊钧就知道邹元标玩的是两头堵,如果能够激起皇上的逆反心理,把张居正赶回家,那自己必然声震天下,比四君子更厉害。

毕竟别人没做的事情,自己做大了,到时候前途一片光明。

如果没成功,那这话一定也会激怒皇帝,那自己骗廷杖的想法也就达到了。到时候自己就能成为五君子之一了,而且还是声望最隆的一个,毕竟自己可是犯言直谏,批龙鳞啊!

将邹元标的奏折放下,朱翊钧淡淡地说道:“求仁得仁,满足他的心愿吧!”

“邹元标下昭狱,廷杖一百,剩下处罚和前面几个人一样。”

“是,皇爷!”张鲸连忙答应一声,同时心里面暗骂,这些人真是吃错药了,非要惹皇爷不高兴,自己这还要表功呢!等你们挨廷杖的时候,非让你们见识咱家的厉害。

“皇爷,这个邹元标能把奏折送上来,是因为他贿赂了一个司礼监的小太监,这是赂银一百两。”张鲸拿出两个银元宝放在了朱翊钧的面前,然后退到了一边。

朱翊钧一愣,还有这一出?这一次朱翊钧有一种啼笑皆非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