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公务员制度(第2/3页)

大明立国这么多年,科举了这么多年,积累下来的秀才有多少?

年纪大的朱翊钧都不害怕,只要能干事就成,这也是朱翊钧选择海瑞为县令的原因。凡是能够在海瑞手下坚持下来的公务员,并且得到上等评级的,那绝对是可以用的。

看了一眼海瑞,朱翊钧心里面感叹:“海瑞果然是强人,这种事情都能做。”

“那个海爱卿,你可以写一份公务员守则,仿照你那本《督抚宪约》,把个人操守以及需要遵守的全都写上,写完给朕看看,以后公务员的考级就按照这个来。”

这个公务员的政策,朱翊钧一点都不担心推行不下去。

虽然朝廷上都是进士说的算,可是进士多少,秀才多少?这个政策一出去,那肯定会受到秀才的欢迎,朱翊钧不相信哪个官员敢站出来反对。

无论是读书还是做官,提携后进,那都是美名,可是堵了公务员的路,那就等于断了他们的升迁之路。

虽然心里面担心,可是没人敢做,因为你一旦做了,那你就等着被骂吧!

海瑞一听皇上让自己制定公务员守则,连忙躬身道:“陛下放心,臣回去就制定。”

朱翊钧点了点头,满意地说道:“两位爱卿,新的大兴县将是以后天下县的标杆,一定要做好,在两位爱卿到任之前,要尽快的完善和制定制度。”

虽然朱翊钧也不想用那些秀才,可是事实上你不用你也没人可用。

大明这么大,需要的人这么多,如果全靠自己培养,那需要的时间太长了,而且现在这些依靠着科举的士子,你也没有办法继续安排他们。

朱翊钧一直都记着自己的身份,自己是一个改革者,不是一个革命者。革命者和改革者是不一样的,革命者是打碎了重建,而改革者本身就是既得利益者。

这天下最大的既得利益者是谁,当然是自己这个大明皇帝。

如何在不动摇统治基础的情况下,使得大明变得更好,变得更富强,这才是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触动利益可以,但是不能将既得利益者彻底逼急了。

在没有新的阶级形成之前,自己必须要依靠这些人来稳固自己的统治。

不过看海瑞和徐文长的态度,显然这两个人对读书人的态度比对胥吏好多了。这件事情就这样敲定了下来,两个人回去研究制定公务员守则了。

两个人走后,朱翊钧也松了一口气,现在布局完成,剩下的就是落实了。

一个政策的制定容易,但是真正的执行和落实才是难点,别说在大明朝了,在后世,阴奉阳违的事情还少了。一个政策出台到落实,最后变味道的还少了?

大明税务司的事情不可避免的传开了,让不少人眼珠子掉了一地。

如此快速的建立了一个新的衙门,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不过让他们大吃一惊的还在后面。因为皇上的圣旨又来了,下旨在全国各省建立税务司。

省级税务司的地位与提刑按察使司和布政使司相同,受到巡抚的节制,但是又受到大明税务司的管理,算是双重管理。这个动作出来之后,一夜之间,各地的税务司仿佛雨后春笋一般的出现了。

衙门迅速挂牌,人员也迅速到位,让官员们都掉了一地的下巴。

随着锦衣卫的人手调入税务司,身上写着“税”的税役突然遍布了整个大明,这才是让人没想到的。谁都没想到事情会进展的这么快,这么的突然。

内阁。

整个内阁衙门的气氛这几天都有些不太好,前一段时间因为养士银的事情,闹得有些不愉快。

不过这种事情过去了,倒也不至于整天紧绷绷的,大家却也知道,张四维和申时行的矛盾已经不和调和了。这两位肯定有一个人要走,而大多数人都不太看好申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