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请正本清源疏(第2/4页)

曾省吾的话说的其他几个人都满意的点头。

你看看,其他百家还是不行,还得咱们儒家,咱们儒门弟子当自豪。反正百家已经被儒家按在地上摩擦摩擦的消失了,咱们怎么说都行了。

“至于新儒学,其实也算不上新儒学,乃是崇古之儒学,荀子亦为儒门先贤啊!”

曾省吾这话更是说的几位大臣的心坎里面去了。

新儒学怎么行,难道让我们这些大臣去附和李贽之辈?那怎么可以,面子往哪放。这崇古就不一样,这谁都行,以自己这些人的实力,以自己这些人的声望,以自己这些人的门生故旧,必然能够把自己鼓吹成崇古表率。

李贽,还是去玩泥巴,有了这一点,自己这些人就能成为表率了。

曾省吾前面的话,让自己这些人有了台阶可下,汉之所以强,在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我大明如果想像汉那么强,那么也应该更加的尊重儒术。

但是,我们不应该学宋儒,而是应该学汉儒,学董仲舒才行。

曾省吾的话其实没说透,只是开了一个头,但是大家都明白他的意思了。这么一说,这不就找到根子了,申时行捋着胡子,满意的点头。

“曾阁老之言,皆为正理,我们大明当学强汉,而不学弱宋。”

“宋儒腐朽愚昧,乃羸弱之学,当弃之。”说到这里,申时行对着上面抱了抱拳:“我大明圣天子在位,远超汉武帝,我大明却不如大汉,何也?”

“盖因宋儒腐朽羸弱,不如汉儒强大。”

“我等正应匡本清源,学汉儒,弃宋儒。”

申时行的话让在场的四个人眼睛都是一亮,当真是好想法。这样一来,足以将李贽的什么新儒学给打压下去,你们新儒学,不还是打着心学的旗号,说到底不还是宋儒。

宋儒不行,宋儒如果强大,那宋朝为何那么羸弱?

你得学汉儒,一下子就把话语权给拿过来了。至于汉儒是什么,还不是一个小姑娘,自己这些人怎么打扮就怎么算。

拿回了话语权,以自己这些人的实力,难道还拿不出皇上想要的思想来?

李贽一边呆着去,自己这些人才是主流,他们才不相信皇上非李贽不用。实在不行,那就把李贽的思想拿过来,然后套上汉儒不就行了。

要知道汉朝之时,儒家学派很多,与百家打的也厉害。

吸收百家的儒门学派一大堆,怎么也能找出来源。这样一来,先贤典籍有了出处,事情就好办多了。加上大学士推行,官员倒戈起来也没有什么心理负担。

比起李贽,自己这些人优势太大,根本不具有可比性。

到时候自己四人必然能够惶惶然列于史书上,说不定还能弄一个中兴四学士的名号。皇上赞成,下面的人吹捧,简直就是毫无风险的好买卖。

看看董仲舒,吾等当效仿先贤,此为正道。

至于之前所学,抛弃掉也就是了,什么心学理学,还不都是宋儒,我们应该崇古儒,学汉儒,把宋儒直接扫进垃圾堆里面。

申时行说完了,没说话,只是静静的看着其他三个人。

余有丁一项都是紧跟申时行的,于是便笑着说道:“申阁老所言甚是,吾等当为大明开崇古之风气,一扫宋儒之腐朽。”

“圣天子在位,我等怎么能固步不前,当为天子开中兴之先河。”

方逢时坐在那里,他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自从入内阁以来,他第一次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比起申时行,自己差远了。

怪不得申时行内阁之位如此稳固,深的皇上宠信,当真是盛名之下无虚士啊!

“我也觉得阁老之言甚是,阁老开崇古一派之先河,实乃大明之兴。将来必然名留青史,为大明一代中兴名相。”曾省吾在一边拍马屁道。

到了这个时候,方逢时觉得自己要是不说点什么,太不合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