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幕府群英(第2/4页)

“你……你你你……”

这个时候足利义昭不得不站出来平息事态了。反对织田是好的,但真木岛昭光这一番话完全就是求全责备,吹毛求疵了。根子还是幕府实力不够,才不得不让步嘛,摄津晴门又不是真的卖主。他的忠心和能力义昭都是认可的,唯一可惜的就是太过悲观软弱。

所以义昭开口便道:

“中务大辅(摄津晴门的官职)忠心体国,我是从不怀疑的。孙六郎(真木岛昭光)怎可如此说他?还不快道歉!”

话虽是如此,但只看他称呼摄津晴门是用官职,唤真木岛昭光却是用的通字,显示出来的亲疏之别,是昭然若揭的了。

真木岛昭光如将军大人所言乖乖致歉,摄津晴门当然也不敢再计较。

接着足利义昭恨声到:

“这‘缓图’二字,当然也未说错。终有一日,定要联络四方豪杰,讨伐欺压幕府的国贼。”

三渊藤英脸上一喜正要讲话,义昭却又伸手示意他止住,接着说:

“然而要联系四方豪杰,自然颇费时日。尔等可以先做准备,但在此之前,须得先与信长周旋。”

摄津晴门闻言大是欣慰,赶紧伏身补充到:

“公方大人明断啊!毕竟逆贼三好的余党在四国颇有势力,伪左马头也尚在。”

此话一出,那边几人,纵然不服,也是无可奈何。

逆贼三好的余党倒罢了,“伪左马头”却是足利义昭心头一根刺。

左马头乃是一个从五位上的朝廷官位,理论上无甚特殊之处。但在室町一朝,这个官位被足利家垄断,向来只授予征夷大将军的继承人。

当年上代公方足利义辉被弑杀,足利义昭流浪在外,为了表明接任将军的决心,自然也要以“左马头”自居。

而三好那边也没闲着,扶持了足利氏的另一脉,义昭的堂弟义荣,也叙任了左马头之位。但由于后续三人众和松永内斗,这个“足利左马头”一直没能办完接任将军的手续,就被织田的上洛大军赶出了近畿,逃亡至四国的阿波。

逃亡之后,足利义荣仍在三好余党扶持下打起“征夷大将军”的名目。虽然说服力很低,但始终令义昭有点忌惮。

虽然这个被称作“阿波公方”的政权不被广泛承认,但“左马头”之事,却是白纸黑字,有天皇宣旨背书(毕竟那时候三好控制京都)。反倒是足利义昭的左马头,是先自称,后来朝廷捏着鼻子追认的。

这点差别看似细微,可就怕有心人借题发挥啊!

有传言说足利义荣已经患上重病,寿数无多。不过终究还是没死啊?在得到这位堂弟咽气的确切消息之前,现任将军是绝不希望织田信长出什么意外,让三好家玩什么惊天大翻盘的。

一时气氛有点冷,幕臣都不敢出声,尤其是反感织田那几位。

足利义昭心里也是压力巨大的,但身为当主,他还是尽力做出一副镇定的样子,清了清嗓子,缓缓开口道:

“尔等所言,皆是出自公心,只是失之偏颇。现在讨伐逆贼未竟全功,四野大名如朝仓、山名等又只知自保,不思为幕府效力。所以一时之间,织田氏乃是我所依仗的,绝不可轻易贬斥。至于日后——”

将军大人眼色变得锐利起来,他换了个姿势,接着说到:

“——至于日后,先要恢复幕府政所、问注所的职能,也要让我所任命的畿内列国守护各自掌握实权,同时利用大义名分,调解天下大名间争斗,不使互相吞并壮大。如此足利家便可再兴,而后信长自然不敢放肆妄为。念其上洛匡扶之功,届时就没收和泉、近江、伊势的领地,留尾张、美浓二国,依然让他做个强藩。”

这一番筹划透露出来,底下自然齐呼——

“公方大人圣明!”

一色藤长赶紧上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