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权柄所在(十三)(第4/4页)

而旱季的时候,秦淮河没什么水,无法利用秦淮河的水对农田进行灌溉。江宁知府文璋委托大宋的杭州大学水利系帮着设计一个兼具灌溉、行洪、行船的体系,杭州水利系给了方案。新的秦淮河河面宽200米,设有好几出水闸,水闸关闭的时候,秦淮河水位可以在6.5米左右,能够很好的实现排洪、抗旱和航运。

之前段天德嘲讽过‘难倒文璋这么做是要为国为民么’,听着段凤鸣讲述着怎么做才能为国为民,段天德是越听越气,最后干脆站起身去抄起一根木棍。段凤鸣抱着好汉不吃眼前亏的原则扭头就跑了,段家人也不想让段天德这么出丑,上去就拦住段天德。段凤鸣只觉得耳旁生风,怒骂声则越来越远。他虽然知道这次大大得罪了家族长老,但是他并不后悔。要是他跟着家族长老干下去,大概只能跟着他们一起掉进泥淖里吧。参加了秦淮河治理会议之后,段凤鸣知道文璋知府的决心。更知道有多少官员干部想从这次的工程里面捞取功劳。

10月20,大宋礼部的使者抵达三韩首府大邱。大邱古代弁辰24国当中的一国。有完达伐城。新罗郡县体制下,大邱分为上村昌郡与达句火县,757年上村昌郡改名为寿城郡,达句火县改名为大丘县。大邱(大丘)名称由此开始。

随着大宋将高丽改为三韩,又将其领土限定为三韩旧地,三韩丞相王谌就迁都到了大邱。此时听闻大宋使者前来,连忙迎接。见到使者神色平淡,王谌心中甚为不安。他当然知道有贼人袭击大宋电报局的事情,但是高丽被蹂躏了几十年,王室与民间都已经穷困不堪,哪里还有兵力去追击贼寇。跟别说是敢袭击大宋军方电报局的贼寇。

见礼之后,使者到了三韩丞相府。看到那简陋的房屋,使者叹道:“没想到高丽竟然如此可怜。”

“回禀天使,这里是三韩。”王谌赶紧纠正。当年大宋灭南唐,南唐李后主被俘,在大宋首都汴梁写了‘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然后就被认为是不忠于大宋,后来被弄死。

作为现在‘三韩行省’的丞相,若是张口闭口谈高丽,大概会步上李后主的道路。

使者微微一笑,“我这次来之前,官家说了,若是丞相能够让大宋满意,便是恢复高丽国,又能如何。”

看着那笑容,王谌只觉得貌似有个天大的陷阱在等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