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4/6页)

傍晚,杨云震又到各营转了转,检查各营火炮预备情况,看到部队已早早地吃过晚饭,肃然待命,一门门大炮昂起炮管,直指余晖中隐约可见的郯城。

晚上八点,郯城外一片静寂,只有城墙炮楼上的探照灯不时地扫来扫去,发出肃杀刺目的光芒。骤然间,三颗红色的信号弹凌空升起,如璀璨的烟火划破了漆黑的夜空。总攻开始了,顿时,猛烈的炮火接连不断地响起,大地跟着颤动起来,解放军部队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开始攻城。枪炮轰鸣声中,攻城部队先佯攻东门、北门,吸引国军的火力。马翔宇六团的战士们则扛着攻城的家伙向西门和南门逼近。等他们快到护城河边了,国军才发现不对劲,又集中火力对付西门和南门的解放军。担任主攻任务的六团选择敌人防守薄弱的西北作为突破口,但此处城墙高大,护城河又宽又深,不易攻破。马翔宇团长看到这种情况,当即叫停,又改城南门为突破口。

城南门外,壕沟上有一座小石桥,是南门通向外面的唯一通道。可现在,在小石桥的两端和中间,用石头筑起了三道被称为“拒马”的屏障,每座“拒马”都有一人多高,上面还有缠满铁'藜的木桩,“拒马”背面绑着随时准备爆炸的炸药包。护城河边还设置了三道铁丝网,国民党第八十三师原先构建的城墙防御,设置了两层火力点,城墙下面还有地道相连。敌人守备部队火力配备比较强,护城河又宽又深,所以攻城部队只能选择从石桥上突破,石桥立即成为双方攻守的焦点。城墙上敌人的火力正对着壕沟上的小石桥,攻城开始后,战士们几次想从小石桥突破,但由于敌人火力太猛,都被打了回来,伤亡惨重。

攻城部队紧急商量之后,决定先用炮火摧毁敌人的密集火力网。一直等待任务的杨云震兴奋异常,大手一挥把可用的迫击炮全部调集过来,根据抓到的“舌头”交代出的敌人火力点,集中向城墙上一阵狂轰。地动山摇般一阵轰鸣后,敌人的火力顿时弱了下去。马翔宇组织了一支二十八人的爆破队。爆破手在数十挺轻重机枪的掩护下经过几次爆破,很快清除了石桥附近的各种障碍,炸出了一条通向对岸的道路。一营长张宝国让突击连一边派几个战士匍匐向小石桥前进,另一边安排几个水性好的战士头顶炸药包从壕沟里游过去。观察到解放军这边有动作,城墙上的枪声又开始大作。冲在前面快要到达小石桥的战士们全部掉进水中牺牲了,刚下水的战士也倒下了好几个。步兵冲锋陷阵的时候,杨云震没有闲着,而是一直在观察城墙上喷出火舌的机枪点。见步兵兄弟进攻受阻,他再次站出来主动请缨,把三门榴弹炮调了过来,对准观察好的机枪点就是几发炮弹,敌人的机枪点顿时成了哑巴。趁此当口,困于水中的一个爆破手迅速前进,游过壕沟并爬上岸,把炸药包立在门口,点燃炸药包后,自己跳到了水里。一声巨大的响声过后,南门被炸开了,但让人意外的是,里面还有一道门,用沙包层层堆叠拥堵着,无法实施爆破。万般无奈之下,攻城部队决定放弃南门,改由北门进攻。好强的马翔宇知道后,坚决不同意,他沉着脸一字一顿地说:“我们一定要拿下南门。”

经过观察,马翔宇命令架梯连队上,准备强攻。经过一番折腾,架梯队终于找到一个防守较弱的地方,把云梯靠到了城墙上,几个战士迅速往上爬。躲在城垛后面的敌人看到后,纷纷将滚木、手雷等一齐向下倾泻,辛辣扑鼻的瓦斯弹呛得战士们头昏眼花,纷纷落下云梯,至此我军两次架梯先后失利,架梯队已经牺牲了多名战士。

眼前的一切,令团长马翔宇忧心忡忡,他命令道:“八连做好准备,七连不行你们上!”七连连长一听也急了,心想七连怎么不行呢,于是向战士们喊道:“同志们,不拿下这个鬼地方,我们决不回去!”接着,集中全连最优秀的投弹手,在城墙下排好阵势,一阵“嗖嗖嗖”的投弹之后,手榴弹准确地飞向城头,接着“轰隆隆”炸开了花,敌人的火力终于被压了下去。战士们乘机冲上去,将云梯架上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