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能人辈出(第3/5页)

周叔滔滔不绝发表自己见解的时候,项康倒是在凝神倾听,可是站在冯仲身后的韩姓亲兵却是心中惊骇,上下仔细打量周叔,还忍不住在心里说道:“想不到在魏国军队的乌合之众里,竟然还有这样的能人,竟然能和我的见解一般无二?如果这人不止精通战略,还对战术也十分精通的话,只怕此人的用兵之能,不会在我之下。”

周叔终于说完了以后,项康逐渐盘算了许久,这才逐渐发现周叔的话确实很有道理,芒砀一带的地形相对比较复杂,是比较适合自己偷鸡摸狗,坑蒙拐骗,可是那一带仅有的十几个小山包,却又注定了很难掩护自己大规模的调动军队,突然发起偷袭。同时守芒就得守砀,分兵守城,稍微搞得不好,自己就有可能被章邯各个击破,到时候就是想后悔都来不及。

又仔细琢磨了许久,考虑到睢阳紧掐在章邯进兵自己淮泗后方的水陆粮道上,项康下定决心,点了点头,说道:“周叔将军言之有理,冯大兄也说得对,我们是应该不能直接撤退到芒砀一线。就这么定了,撤回睢阳,在那里抵挡暴秦军队主力东进,等待我们的援军增援!”

说完了,项康还又十分欣赏的看了周叔一眼,心中暗道:“如果接下来的战事证明了他的见解正确,这个人一定要挖过来,让他为我所用。”

拿定了退守睢阳的主意,项康又迅速布置撤退计划,安排接连作战后过于疲惫的冯仲所部先行撤退,提前赶回睢阳组织百姓加固城防,抢修类似于彭城战场的坚固营地,以便自己的军队长期驻扎。然后又安排项庄担起殿后任务,自己则率领中军主力携带英布、吕臣和魏豹三支仆从军为第二队,尽量携带沿途的粮草军需向睢阳转移。

除此之外,出于道义,项康又安排了几个细作连夜赶往临济去和魏咎联络,告诉魏咎自己的无奈撤军决定,建议魏咎尽快弃城突围,或是南下来与自己会合,或是别走他乡,等将来有机会再卷土重来。

项康有些低估了魏咎的人品,第二天一早,冯仲带着所部军队迅速撤往睢阳后,才到了当天下午,北线那边就传来消息,说是魏咎在获得了章邯放弃屠城的承诺后,已经打开了临济城门向章邯投降,然后魏咎还在城中自焚而死,十分高尚的以自己的一人之死,换得了临济全城军民的继续生存。

听到这个消息,魏咎的亲弟弟魏豹当然是放声大哭,昏厥在地,项康也在落泪的同时命令全军举丧,遥祭人品还算不错的魏咎,以此表达自己对魏咎的尊敬,还有收买魏地人心。然后项康再不敢有任何迟疑,第三天一早就赶紧带着主力放弃陈留向东撤退,生怕走得慢了被章邯的主力缠住。

这也是少帅军主力第一次在敌人的威胁下被迫长距离撤退,将士的士气当然不是很高,项康的脸色也多少有些阴沉,很难得的一整天都没有什么笑容,好在撤退的准备充足,倒有没有什么混乱,即便是携带着大量的军需辎重,还有三支素质参差严重的仆从军,少帅军主力还是在当天下午时就撤到了雍丘城下,也暂时还没有被秦军追兵追上。

雍丘城里所有的库存粮草军需是早就装上了车的,项康才刚抵达雍丘城下,粮队就马上出城与项康会合。见时间才只是申时,项康也没犹豫,赶紧让军队继续西进,抓紧时间赶快远离章邯主力。可是这时候,项扬却又急匆匆的来到了项康的面前,拱手说道:“阿哥,有一个叫历易积的年老儒生想要拜见你,还说有很重要的事想要当面向你陈奏。”

“历易积?”被这个有些拗口的名字弄得一楞,本想不见,可是听项扬说来人年老,又是个儒生,项康还是改了主意,一边让军队继续前进,一边勒马路边,让项扬去领那个历易积来见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