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战略大计(第2/4页)

既不担心章邯董翳等人的威胁,也不在意目前骑兵数量居于弱势,项康这么自信,当然是因为汉军的战争潜力雄厚,又控制着陇西和九原两个产马地,也一直都在关中地区严格训练着预备役骑兵,如果需要的话,项康穷兵黩武,在最大限度上可以组织起超过十万的新军赶赴前线参战,尤其是汉军还已经拿下敖仓,已经再不用为前线的粮草供应担心,所以项康才敢这么镇定从容。

然而项康很快就发现自己似乎有些过于乐观了,因为才到了第二天,朝歌守军就又送来急报,说是张黡和陈泽率领的赵国军队强行进入汉军控制地后,又借口增援三川汉军需要粮草军需,要求朝歌汉军为他们提供补给,被朝歌守军断然拒绝后,张黡和陈泽竟然催动军队攻打朝歌县城,朝歌守军被迫迎战,也被迫向周叔告急。

“糟了,来不及了。”

掐算时间,发现自己昨天派出去的使者已经不可能及时阻止汉军和赵国军队发生冲突,项康无奈之下,只能是匆匆与汉军众文武商量对策,结果老成持重的唐秉倒是力劝项康冷静行事,不要更进一步扩大与赵国的矛盾,把赵国推到了项羽一边。龙且、丁疾和朱鸡石等汉军大将却是个个暴跳如雷,都说道:“大王,是可忍孰不可忍,我们再这么忍让下去,赵国贼军只会更进一步蹬鼻子上脸,更往死里欺负我们!只有坚决打回去,让赵国贼军知道我们的厉害,这样以后他们才不敢对我们趁火打劫!”

项康还是有一点犹豫,不曾想周叔也说道:“大王,龙将军和丁将军他们说得对,不能再忍了。赵国见我们三川告急,马上就迫不及待的趁火打劫,说明他们根本就没有把我们和他们缔结的盟约当一回事,我们就算继续忍气吞声,将来只要一有机会,赵国贼军肯定只会更进一步的得寸进尺!”

周叔的话提醒了项康,稍一盘算后,项康也下定决心,说道:“不错,是不能再忍了,而且再忍下去,也肯定没有任何作用!赵国贼军无耻打劫在先,我们就算忍下了这口气,赵国贼军也一定会明白将来只要有了机会,我们肯定会出兵报复,我阿兄那边只要再扔给他们几块骨头,他们绝对又会墙头草随风倒,又倒向西楚贼军!只有坚决还击,逼着他们站队,这样才不用担心又被赵国贼军从背后捅我们一刀!”

言罢,项康先是命令龙且和朱鸡石率领三万五千汉军北上迎敌,驱逐趁火打劫的赵国军队,又再一次命令陈恢为使,出使巨鹿与赵歇、张耳联络交涉,并明确告诉陈恢道:“见了赵歇和张耳以后,明白告诉他们,就说如果想要我不再追究朝歌的事,就把济北郡的历城给我拿下来,向我表示一下同盟诚意!不然的话,一切后果由他们负责!”

陈恢赶紧唱诺,叔孙先生则悄悄松了一口长气,庆幸项康总算是没把这个得罪人的差使交给自己,又赶紧歌颂项康的英明果断,不向赵国无耻小人低头,在场大部分的汉军文武也纷纷附和,全都认为自军是应该对待赵国强硬一些。惟有张良说道:“汉王,如果你决心对赵国采取强硬态度,那外臣也不反对。但外臣认为,大王你也应该尽快拿定将来的战略大计了。”

“子房先生所言极是。”陈平附和道:“将来我们和西楚贼军怎么打,对待关外诸侯又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这些问题我们都要尽快解决,不能再象以前那样一味的随机应变,这样很有可能会因为局势的突然变化。导致我们手忙脚乱。”

“老臣赞同。”吴实也赶紧说道:“事实证明,象和赵国一样缔结什么同盟条约,根本就靠不住,我们的所谓盟友随时都有可能见风使舵,突然往我们背后插上一刀。与其再这么虚与委蛇,倒还不如用叔孙先生对待申阳的办法,让他称臣出兵给我们,逼着关外诸侯公开臣服我们,顺之者用,逆之者灭,这样我们才不用担心所谓的盟友突然倒戈,也可以真真正正的借助关外诸侯的力量帮我们讨伐西楚贼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