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代郡之乱(第3/3页)

对于张晔,耿舒倒也没客气,直接下令,斩首示众。张晔及其同党,悉数被杀,耿舒重新夺回代郡的控制权,而后,赵永才得以回到桑乾,继续做他的代郡太守。

自己能重新回到代郡做太守,太靠耿舒相助,赵永自然对耿舒感恩戴德,于桑乾盛情款待耿舒以及他麾下的将士们。

张晔是死了,不过张晔在生前重金许诺过的五校军可还在,当五校军赶到代郡的时候,代郡这里的战事已经结束,张晔之乱也被耿舒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平定,张晔许给他们的重金,自然也没法去要了。

正所谓贼不走空,五校军都到了幽州,又哪有空手而归的道理?

代郡这里有耿舒,看起来不太好惹,五校军调转矛头,直接去攻上谷郡,打算趁着上谷兵力空虚,攻破上谷郡城,抢一把大的,然后再走。

这次五校军可是倾巢而出,由首领高扈亲自统帅,全军将士,算上随军眷属,总共二十多万人,围攻上谷郡城沮阳。

耿况能培养出耿弇、耿舒这么善战的两个儿子,他自己又岂是等闲之辈?面对二十多万的五校军,耿况并不惊慌,镇守在郡城,沉着迎战,于城内征召壮丁,抵抗五校军的攻城。

二十多万人的五校军,一连攻了五日,硬是没能打下沮阳。

连续五天的攻城,导致五校军上下疲惫不堪,可恰在这时,耿舒又率领幽州兵,回救沮阳。

在耿况和耿舒父子二人的里应外合下,五校军大败,最终仓皇退出上谷郡,一路向南逃窜。

随着五校军败走,由张晔引发的代郡之乱,才算彻底告一段落。不过此事之后,五校军和刘秀势力的仇恨也算是彻底结下了。

在代郡之乱中,耿舒表现出了极高的统帅天赋,而耿舒也的确是非常善战,尤其是对阵匈奴人乃至其它蛮夷的时候,战力似乎会自动加成似的,在以后与匈奴人的征战中,耿舒也是屡破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