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五章 出谋划策(第2/3页)

中原与匈奴人的再次交恶,也正是在王莽执政后爆发的。乌桓人也同样没能得到王莽的善待,深受王莽朝廷的盘剥。乌桓人帮着汉人守边,抵御匈奴,结果还受到汉人朝廷的欺压和盘剥,乌桓人当然也不干了,他们与匈奴人化敌为友,串通一气。这便是卢芳能同时找来匈奴、乌桓这两大帮手的原因。

这次卢芳派出麾下大将贾览,出其不意的偷袭代郡,与贾览一道的还有匈奴军和乌桓军,三路大军,齐头并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到代郡的郡府代城,导致代城数千守军,以及代郡太守刘兴,前部阵亡。

攻克了代城的卢芳军、匈奴军、乌桓军,开始了对代郡的全面洗劫。

十多万人的联军,在代郡境内,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原本安宁祥和的代郡,几乎是在短短的几日之内,便成为了人间炼狱。

翌日朝堂,代郡各县的告急书信如同走马灯似的,接连不断的传入皇宫。刘秀坐在御座上,面沉似水,问道:“卢芳引匈奴、乌桓,入侵代郡,现代城沦陷,代郡十一县,已有七县沦陷,四县告急,何人能解代郡之危?”

目前在代郡洗劫最厉害的就是匈奴军和乌桓军。卢芳的手下,基本都是汉人,对于代郡的百姓,他们还不至于做到赶尽杀绝,而匈奴人和乌桓人不一样,他们进入代郡,真如同蝗虫过境一般,见人就杀,见东西就抢,更要命的是,匈奴人和乌桓人大多都是骑兵,奔袭的速度极快,短短几日,便连下代郡七县,扩张之凶猛,令人咋舌。

吴汉看了看身后众人,他跨步出列,拱手说道:“陛下,微臣愿率军救援代郡!”

“陛下,微臣愿去救援代郡!”邓禹、贾复、耿弇、盖延等人纷纷出列,请缨出战。

刘秀看着请战的众人,久久未语。

无论是派吴汉,还是派邓禹、贾复等人,出征的兵力,都要从洛阳的驻军里出,而刘秀不太愿意动用洛阳的京师军。

即便现在卢芳已经攻打代郡,刘秀也未把卢芳视为自己的主要敌人,他的主要敌人,依旧是隗嚣和公孙述。

朱浮在刘秀身边做主簿那么多年,对刘秀摸得很透,看到刘秀露出迟疑之色,他立刻猜出刘秀心中在想什么。

他快步出列,拱手说道:“陛下,微臣以为,解代郡之危,征西大将军最为合适。”

他此话一出,让刘秀眼睛顿是一亮。吴汉则是眉头紧锁,说道:“公孙正在驻守三辅,调征西军北上救援代郡,三辅空虚,一旦敌军来袭,当如何是好?”

朱浮微微一笑,说道:“公孙述已经在三辅多次损兵折将,现在蜀军绝不敢再轻易进犯三辅!”

“那隗嚣若进犯三辅呢?”

“倘若隗嚣真敢进犯三辅,那反而给了朝廷出兵凉州的口实,朝廷可以名正言顺的派出大军,征讨隗嚣,他隗嚣有这个胆量吗?”朱浮乐呵呵地反问道。

一个人的人品和才能,完全是两回事,朱浮就是个最明显的例子。

要说人品,朱浮真的不怎么样,小肚鸡肠,一肚子的坏水和歪心思,但要说能力,朱浮真的算是一代能臣。

吴汉听了他的话,陷入沉思。刘秀双目晶亮,环视文武大臣,问道:“执金吾提议让征西军去解代郡之危,诸君以为如何?”

不调动洛阳的京师军,而是调动长安的征西军,多数大臣都没有异议,众大臣纷纷抬起笏板,齐声说道:“微臣附议!”

即便是邓禹,也认为朱浮的提议不错。

调走征西军,如果隗嚣真敢进犯三辅,那么的确是给了己方口实,己方可站于道德的制高点上,打出‘讨伐不臣’的口号,出兵隗嚣。

如果公孙述出兵三辅,那也是件好事。公孙述龟缩在蜀地,己方从外往里打,并不好打,如果公孙述的兵力能出来,己方再出兵进攻,反而好打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