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援师(第2/3页)

比如在新旧城墙衔接处,尽可能多的绊入糯米、石灰浆以及草絮等物,加强结构强度。

比如在四面的城墙上建造大片的兵棚,兵栅都用两层坚固的排木栅墙覆盖顶部,这主要就是防备敌军抛掷石弹时,城头的守军能够躲入兵棚之中。

即便今天下午,东城墙有不少兵棚被石弹直接砸塌,但兵棚承担住石弹的第一波冲击,随后的垮塌,对躲在兵棚内的将卒却没有多少伤害。

更主要的,兵棚有效减少城头守军被碎散石弹砸伤。

韩谦在淅川城完全被围之前,还从城外收集大量的木料储备起来。

守城时,无论是修筑栅墙去堵城墙缺口,修造兵棚等,还是用作滚木、檑木,对木料的消耗都是极大。

韩谦在杨恩过来之前,也就地取材造了十多架牵引式投石机。

当然,在杨恩看来,受限于制作梢杆的材料不过关,韩谦所造的投石机,要更笨重一些,辅兵训练也不足,难以做到同时拉拽,射程也只到三百步开外,足足比梁军短了一百步,没有办法直接对轰。

杨恩他虽然知道梢杆更多的选材及处理手段,但在淅川城条件受限太大,他也难对现有的投石机进行改造,看到韩谦没有将这批受左司匠户营直接控制的笨重投石机直接放置到东城墙后,而是放置到距离城墙有两百多步远的地方,想必知道在射程上无法跟梁军的投石机对轰,那就索性放远一些,只要石弹能落到城墙之前,那等梁军附城进攻时,多多少少能够发挥出一些压制作用。

不过,梁军在兵力上占据绝对优势,显然不会仅从东面进攻淅川城。

在东城外的投石机阵地稳固之后,第二天梁军又分出两股兵马,从南北两翼逼进淅川城下,同样是用洞屋车、偏厢车堵住南北城门的正面,挖掘壕沟、堆造矮墙,用数千步卒各簇拥十数架投石机,对着城门两侧的城墙进行轰砸。

或许注定惨烈的淅川攻城战,便就此从三面同时展开。

虽然梁军水营已经控制西面的淅川河,但由于西城到河岸的纵深有限,不利于梁军在岸上立足,目前也就西城没有受到梁军的直接进攻……

……

……

三月上旬梁军对淅川城正式展开强攻,此时的金陵刚刚度过谷雨时节,秋浦河两岸绿意已然盎然起来。

天佑帝御驾亲征还要拖后两天,才正式从东城胜华门外出发。

虽然朝廷很多将臣人心惶惶,但对于远离战场的普通金陵民众而言,却显得颇为热闹,成千上万的人走出家门,簇拥到秋浦河两岸,看侍卫亲军及禁营军出征的热闹。

甚至还有不少人换上新衣裳,将今天视为一个重要的节庆日。

虽然元月下旬金陵就确知梁军对荆襄地区的战略意图,但金陵表面上拥有南衙十二卫、北衙六军,总计逾二十四万常备精锐,但除了北衙侍卫亲军通常不驻扎在金陵城之外,南衙禁营军有半数精锐都常年驻扎在外。

比如说驻扎襄州受杜崇韬节制的左武卫军,驻扎荆州受张蟓节制的右武卫军,以及驻扎寿州受徐明珍节制的左右威卫军,驻扎楚州受信王杨元演节制的左右骁卫军等等。

这次北线吃紧,金陵更是进一步将兵马调派到襄城、寿州、楚州三地加强防御。

实际上到年初时,金陵城附近的常备驻军已经不足十万。

天佑帝亲征,留太子杨元渥在金陵监国,要兼顾到寿州、楚州方向,要兼顾闽越、南汉有无异动,金陵城内的驻军不能低于十万,那就需要从诸卫军屯营军府重新征调十到十五万的精锐将卒,武装起来后再西征,这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能在三月上旬将第一批八万援军以及三百艘千石帆船都征集起来,直接由天佑帝统率着西进,已经可以说是帝国实力强悍的一种表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