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一章 凌汛(第3/5页)

也就是说,即便这边的战事有所改观,但朝堂之上乃至淮东、寿王府的态度,都极可能随之发生微妙的变化。

不管怎么说,袁国维都觉得韩谦这时候有所决断取舍了。

袁国维的这番话,却是韩道昌不辞辛苦进淮阳山来要跟韩谦说的,却没有想到袁国维先说了,暗感韩谦在朝野树敌无数,却也不乏真心相待之人。

韩道昌这时候也不再多说,就看着韩谦,希望他能早有决断。

棠邑形势极好,韩谦又是这么年轻,退一步海阔天空,以后有的是机会,完全没有拼耗棠邑兵的精锐。

韩谦微微蹙着眉头,眺望远空,似胸臆间太多的心思在翻腾,过了良久,才幽幽一叹,说道:

“是啊,这场战事不能再耗下去了。”

袁国维、韩道昌心里一宽,以为韩谦被他们说动了。

韩谦俄而侧过身,跟田城等人说道:“袁大人与我二伯跋涉山岭而来,辛苦之极,我与王珺先陪他们回大营,你等依计行事便是……”

袁国维以为韩谦早就为当前不利局面准备好撤出方案,诸事由棠邑军将吏负责便是,他奉旨过来劳军,也不宜过问太多,也不想过问太细。

……

……

袁国维的身子还能勉强支撑住,韩道昌却是要人搀扶着,要不然的话,连站立都是困难了;这一次还真是辛苦无比。

韩谦与王珺先请袁国维、韩道昌及随扈返回大营牙帐,简单用过的酒宴,便安排他们去休息。

袁国维也是累得够呛,安排到简陋的营房也不讲究,天没黑就闷头大睡,一觉睡到次日天光大亮,精神头才恢复过来,推门看到韩道昌忽忙走过来,气色也比昨日好一些。

韩道昌急忙跑过来拉住袁国维,说道:“袁大人,我们去见韩谦。”

看韩道昌神色焦急,袁国维讶异地问道:“怎么了?”

“我刚才醒过来,在营地转悠,看到南面诸多寨子的防兵正源源不断的集结过来,韩谦莫不会想着从北面突围?”韩道昌说道。

“不会吧?”袁国维疑惑地说道,“这时候不应该放弃沈家集,率领兵马撤到龙潭河上游与孔熙荣会后,然后再沿龙潭河往巢湖西岸突围吗?”

“我也是这么想的,现在怕就怕韩谦以前从来没有吃过别人的大亏,他这要将兵马集结在北面的河滩,跟徐明珍决一死战——徐明珍能与李遇齐名,岂会不防备着他狗急跳墙?”韩道昌说道,他急躁起来多少有些口不择言。

袁国维昨夜还以为韩谦会下定决心撤兵,这时候搞不清楚状况,决定先与韩道昌去见到韩谦再说。

途中遇到随韩谦出征淮阳山的侄女婿陈致庸,韩道昌见他神色有着说不出的怪讶,似有震惊似有亢奋,似乎知道些什么,上前拉住他问道:“致庸,你知道韩谦到底在打什么主意?难道是要集结兵马跟寿州军决一死战吗?”

“二叔还不知道?”陈致庸与袁国维行过礼,与二叔韩道昌说道,“韩谦决定水淹寿州军,正派人通知上游溪河的沿岸军民回避大水!”

“水淹?”袁国维说道,“山里秋冬少雨,溪河枯浅,无水可用;再说你们在山里也没有修筑拦大坝啊——拿什么去水淹敌军?”

“我刚刚遇到冯翊,问过他这事,”陈致庸正要解释,却看到嘴里衔了一根草茎的冯翊晃悠悠的走过来,忙喊他过来,说道,“袁大人与我二叔正问要怎么水淹寿州军呢,还是你来解释。”

“袁大人、道昌大人?”冯翊趾高气昂的走过来拱了拱手,说道,“北方诸河时有凌汛之灾,二位大人可是知道?”

“北方诸河是时有凌汛,但江淮之间却从未听说有凌汛之灾。”袁国维说道。

“这个便得我给二位大人仔细解说了。”

冯翊一副好为人师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