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九章 南归(第4/5页)

过去一个月,韩谦并没有停留在临濠或寿东,而是马不停蹄的将新收复的十二个县都走了一遍。

新增五十多万口附民,即便当中有相当多是金陵事变后被安宁宫胁裹北上的人群,但也是一个个都面黄肌瘦、衣裳褴褛,日子过得十分的艰苦。

徐明寿这些年为维持如此庞大的兵马,除了极个别、融入寿州军核心的将吏家小,不可能对这么多人都给予优待。

渡江北逃的人群,不管之前什么身份,只要没有在寿州军担任一官半职,日子都不好过,而底层贫民更是恨不得身上每一粒能压榨的粮食都被盘剥走。

现在是春荒时节,青黄不接,制置府甚至还要拿出大笔的钱粮,进行赈济,免征今年的夏秋粮,才有可能叫他们的日子稍稍缓过一口气来,不至于出现大规模的饥荒。

韩豹他们对这些事插不上话,只能默默听着,但有资格旁听,也说明他们今后在棠邑的身份不同于以往。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听到院子里有人走动,王辙他们就坐在门口,探头往院子里看过去,却是云和公主、沈鹏、赵慈三人被人引领着走进来。

乍看换回女装的云和公主,王辙都觉得眼前一炫,没想到一路跟他们跋山涉水、吃尽苦头的云和公主,此时身穿襦裳款款走进来,是那样的清丽秀美,稚气未脱的脸蛋上,有着她这个年纪不该有的从容与镇定。

不过,王辙注意韩谦的眼神没有落在光彩照人的云和公主身上,也没有落在梁国承天司核心头目沈鹏身上,却落在一路上都默不作声、行事有些鲁莽的赵慈身上。

王辙正不明所以,坐在厅里谈事的奚发儿、林海峥等人神色皆是大变,奚发儿更是手握刀柄,直接下令左右侍卫将赵慈扣押下来。

“算了,人来便是客,莫要莽撞,”韩谦意兴阑珊的挥了挥手,示意左右退下去,才看着赵慈问道,“你是赵阔的儿子,还是侄子?”

“家父赵阔……”赵慈说道。

“难怪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你今年多大年纪了?”韩谦问道,“看你年纪比我还要小上两三岁的样子,赵阔潜伏到我父亲身边时,你才刚刚记事吧?”

听韩谦这么说,王辙恍然想到赵阔这个人不就是韩道勋身边多年,在金陵事变期间,窃得韩道勋尸首返回叙州后便撞石自尽的家将吗?

潜伏?

赵阔竟然是梁国的密间?

他们押送云和公主、沈鹏回来,注意力都集中在沈鹏身上,竟然没想到对赵慈这个挖根问底,出了这么大的纰漏。

王辙也是满心惭愧,侥幸没有发生什么事情。

韩谦原本还有兴致跟梁国俘虏聊上一聊,没想到其中一人竟然是赵阔留在梁国的子嗣,当即便再什么没有兴致了,直接吩咐左右将他们带下去。

韩谦又跟郭荣说道:“你替我拟封奏折,禀奏此事,看朝廷的意思要如何处置他们。”

一路过来,沈鹏等人都没有捣什么鬼,相当的配合,大家相处还算是愉快,没想刚到寿东,韩谦就决定将他们交给金陵处置。

韩豹、霍厉当即就想站出来说什么,但想到自己的身份,以及渡过淮河后他们也听说金陵此时有人在传棠邑通敌之事,棠邑这时候无端囚禁梁国公主,却不交给朝廷处理,不是更说不清楚里面的曲折?

只是为沈鹏传信、通知陈昆、韩元齐驰援汴京这事要怎么才能解释得清楚?

当然了,人都交出去了,这些事情自然就没有隐瞒的可能;沈鹏、云和公主为方便脱身,到时候也会选择跟朝廷的人交易,不可能为棠邑这边守口如瓶,他们没有这个义务。

“梁国这么重要的两个人物被押到棠邑,消息是怎么都瞒不过去的。既然消息瞒不住,棠邑怎么都要通禀朝廷才说得过去,要不然私自扣押敌国公主、大将算什么回事?”王辙压低声音跟韩豹、霍厉说道,“不过,此时也只是将奏折送上去,却没有直接将人押送去金陵,事情就有转机,朝廷说不定会嫌这两人押回金陵会浪费国帑,从而下令由棠邑负责看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