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四章 刚柔(第4/5页)

掰着脚趾头都知道是韩谦派人下的手,但此时纠缠这个问题,已没有意义。

难道这事还能摊到明面去诉苦?

徐靖是在罗山得知辰州之事的消息之后,受李知诰委派,紧急赶回金陵来商议对策,也是前日刚抵达金陵。

知道沈漾拉着郑畅亲自赶往东湖拦截棠邑军往西南增援、找韩谦谈判,他也便留在金陵等候消息,没有追到东湖去找不痛快。

“……”姚惜水在慈寿宫的偏殿里,羞愧难当的说起此行的经过,“我们离开东湖之后,棠邑水军还是有十数艘战船扬帆西进,看来韩谦是不达目标,绝不会在辰州罢手……”

“郑氏突然间得到这么大的好处,这次定然会帮棠邑说话,沈相有没有说派人去前往淮东撮合这事?”周元蹙着眉头问道。

“离开东湖后,沈漾回到船舱里,都没有露过面,也没有再说什么话。”姚惜水说道。

周元这一刻眉头蹙得更紧,说道:“韩谦提前得知梁贺王朱让与蒙兀人勾结叛变的消息,这几乎是公开的秘密,但现在骤然间又发生这么多事,特别是曹休石极可能已经将惜水前往辰州游说之事也和盘托出,以沈漾的精明,恐怕也能猜到我们事先确知河朔将发生惊变——看他这个态度,或许在跟陛下禀报之后,会迫使我们派人去淮东撮合这事吧?”

“信王并不好相与的。”李长风蹙着眉头说道。

经历那么多的事情,特别是叔父李普得知太后将二皇子接到慈寿宫扶养之后,使李秀、李碛到襄北军中效力,年纪还没有满五十岁的临晋侯李长风,不想再回到洪州养老,也就别无选择的成为太后一党。

当然,论为声望、资历,临晋侯李长风都有顶替李普,代表太后一党坐镇外朝的潜力,差不多在年前就在兵部侍郎的官衔之外,又加授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得以进入政事堂议事,成为大楚政事堂群相中的一员。

倘若沈漾一定要他们这边派人去淮东交涉,这个任务多半会落到他的头上。

李长风并不介意走一趟,但朝廷除了每年拔付三十万石粮谷之外,对淮东并没有其人实质性的约束权,他担心仅仅以三十万石粮谷相威胁,未必能叫淮东拱手让出石梁县。

说白了,倘若要给淮东额外的补偿,也只能是他们这边要做出相应的牺牲。

李长风点破这点,姚惜水更是羞愧难堪。

“总之这次还要先麻烦李侯爷走一趟,而且事不宜迟。”吕轻侠没有什么感情色彩地说道。

不管淮东会提出怎样的条件,总得接触之后才知道,而且事情不能拖延下去,要不然的话,叙州兵将真对辰州番营出手,后续所将产生的一系列后果,恐怕更非是他们所乐见的。

“罗山城形势如何,近期有说降温博的可能?”李长风问徐靖。

信王不是良善之辈,就这样走过去,谁知道他会怎样狮子大开口?

“短期内很难,之前寿州军就以罗山城为核心,阻止我军北上,粮秣战械囤备充足——即便不考虑温氏族人都迁居徐泗等地,温博不到粮尽兵残之时,也断不会轻易出城投降。”徐靖说道。

徐靖当然知道此时能攻陷罗山城意义有多重要,完全可以从侧翼摆出更强硬的姿态,威胁韩谦不敢对辰州强行用兵,但温博太能守城了,守军之中有大多是他率领的嫡系精锐,只要粮秣未绝,襄北军想要强攻罗山城,付出的代价太大,也不符合他们之前收降温博的目的。

目前襄北军主力都用在围困罗山城之上,还要防备守军反扑及寿州军迂回到蔡州西部接援罗山守军,也就是要指望棠邑军此时能牵制住寿州军的主力,这使用他们此时能有的选择,变得极为有限。

“唉,”李长风轻叹一声,说道,“我现在就去见沈漾,将楚州之行这事给接下来——不过,此事过后,侍卫亲军扩编这事不能再拖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