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三章 移花接木(第4/5页)

第三镇师直接渡江戡乱,是最后不得已的选择。

不管怎么说,韩府及其他棠邑潜伏于金陵的秘司人手,都要极尽全力避免出现这一状况。

至少在“请立侯世子折”送到金陵的同时,韩谦对秘司下达命令时,就清晰无误的表明了这个意图。

不过,金陵城此时已经被四重城墙以及四万多精锐侍卫亲军分隔开。

没有人能提前依靠推演,就彻底理清今夜可能会发生的混乱局面。

而除了潜伏暗子与秘司多是单线联系、彼此之间并没有直接联络外,同时与韩府及外界的联系,在这一刻也被彻底切断,很多时候还是要他们自己随机应变。

“道昌大人在盐铁转运使司衙门,但贵妃娘娘此时不能去见道昌大人,黔阳侯说过,遇宫变但不到万不得已之时,不要轻易跟韩府及棠邑沾上关系。”秦问说道。

云朴子身份特殊,无法随意进出皇城,但秦问白天在皇城衙司之间应卯,作为通事舍人甚至还要进崇文殿值守,夜里还是要离开皇城,住到皇城之外、主城之内的家宅之中,与秘司联络就方便多了。

清阳刚要问什么,但话没有出口,便想明白过来了。

现在形势没有大乱,侍卫亲军还能比较好的忠于职守,事情就有一丝转寰的余地。

而即便杨元溥、李瑶的遇刺真相永远的掩盖水面之下,不为世人所见,但新帝会落入谁家,还是要看到诸参政大臣的意见,并非太后一家说得算。

唯一能肯定,要是她与彬儿,跟韩谦及韩府沾上关系,她即便能解释清楚为何出宫避祸,不要说沈漾、杨致堂以及太后一系了,杨恩、郑榆、郑畅、张瀚、张潮、杜崇韬、周炳武等人都会强烈反对彬儿登基继位吧?

至少在彬儿登位之前,或者韩谦率大军渡江控制金陵之前,暴露与棠邑及韩府的关系,绝对是弊大于利。

而听秦问话里的意思,韩谦似乎并无率大军渡江的念头吧?

“黄皇后是生是死?”清阳问道。

秦问见清阳郡主这样的时刻,还能镇定的关心黄化之女黄娥的生死,也暗感她真是不简单啊,回禀说道:“我赶过来时只听说黄虑有派人去保护黄皇后了,但那边什么情况则不是很清楚……”

虽然没有正式册立太子,但黄娥是正而八经的皇后,也生有三皇子,而其父黄化、其兄黄虑不仅是朝中大臣、大将,同时又是江东宗阀势力的代表——黄虑作为左武骧军都指挥使,陛下遇刺之前正在政事堂与诸大臣秘议御驾出城之事,听到宫中生变,第一时间派人去保护其胞妹黄娥及三皇子,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一定要让朝野诸臣投票拥立的话,三皇子绝对是票数最高的,而二皇子哪怕是废后之子,但背后有太后及李家支持,得票则也绝对高过大皇子。

不过,眼前还不是细究这个的时间,先看局势能不能稳定,也不清楚吕轻侠会有什么后招。

要说侍卫亲军兵马,即便陈德、李长风、李秀、钟彦虎彻底投过去——陈德、李长风只是侍卫亲军名义上的正副统帅,但只要黄虑、郭亮、张瀚三人保持中立,吕轻侠她们能直接掌握的侍卫亲军兵力,也是相当有限。

“崇福观不是久留之地,又不能去见韩家人,皇城又出不去,我们该去哪里?”清阳禁不住迷茫地说道。

“你们乔装成皇城巡丁随我去尚书省,云道长这边应该有乔装打扮的衣服吧?等到尚书省的衙舍后,先藏起来,我去找沈相来见娘娘……”秦问说道。

“假手沈相?”云朴子情不自禁要拍大腿了,有秦问暗中怂恿沈漾、杨恩拥立大皇子果真妙到极点,又问道,“如何解释贵妃与大皇子出宫避祸之事?”

秦问说道:“我见到沈相便说娘娘在长阳院失火之时,长信宫也遇到刺客,惊退刺客后,仓皇之间看到长阳院大火,心里更是慌乱,不知道能信任谁,只能先与云道长逃出崇福门,找沈相托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