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四章 喧宾(第4/5页)

徐明珍、司马氏只要直接投附朱让,三股势力拧成一股,即便蒙兀精锐骑兵不直接从禹河下游南下,棠邑与东翼的梁军,也将面对多达十五六万的敌对兵马。

韩谦到时候能勉强攻陷亳州、陈州东部一线,将汴京军民接应南撤,就已经是极限了;而更大的可能是棠邑军付出惨重的伤亡之后连这点意图也无法实现。

然而,之后,棠邑、淮东在北线还将直接面临多达十数万的朱让兵马,根本不可能抽出手来,将主力兵马投到西翼来。

他们现在可以不挑事,也暂时不跟蒙兀人勾结到一起,避免激怒棠邑,但只要棠邑主力不西移,他们也没有必要主动将控扼淮阳山西麓山口的平靖、武胜等要隘拱手相让。

而唯有平靖、武胜等要隘在手里,他们后续才有机会夺取黄州,将淮阳山以南、汉水以东、长江以北的汉东河谷收入囊中。

李知诰只是提出他的主张,却没有更多要解释的意思。

吕轻侠沉吟片晌,说道:

“从更长远的角度及更恶劣的局面考虑,知诰如此建议,或许并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不过,眼下最紧急的,我们不可能长期封锁宫变的消息不传入襄邓均及郢随两州的腹地,人心之事不可不察!”

周元蹙着眉头,附和吕轻侠说道:“是啊,目前看来,江淮之间绝大多数的州县都还在金陵的掌控之中,甚至随着淮东的削藩,金陵对江淮的掌控力变得更强,我们还是需要有一个正当的名义,来掌控郢随襄邓均梁诸州的民心,更要防止三镇将卒军心、士气在短时间内垮塌掉,更要避免三镇将卒哗变以及诸州暴发民乱或使地方宗族乡豪纠集乡兵民勇来反抗我们。只有这些都稳住了,我们就还有看河淮局势反覆的机会!”

苏红玉这几日与吕轻侠、周元同乘一艘船西逃,知道他们说这些话,还是要想着以最快的速度尊太后以奉二皇子杨林登基称帝,并传诏讨伐沈漾、杨致堂、韩道铭等勾结异族谋害延佑帝之罪。

此举即便不能动摇金陵的根基,目前看来也很难争取其他州县的支持,但短时间内他们至少能在郢随襄邓均梁诸州维持一个正当名份。

当然了,苏红玉这几年守着新津侯府教导诸子,不怎么参与到慈寿宫的事务中去,但她心里明白,吕轻侠、周元他们急于促成这事,还有一个更根本的目的,那就是唯有尊立太后及“二皇子”之后,她们才能名正言顺的通过控制“太后及二皇子”,把持襄北的军政大权。

苏红玉坐在下首,不便明言,只是怔怔的看着李知诰,不知道他要如何应对吕轻侠、周元的喧宾夺主;再看柴建坐在一旁默不作声,也不清楚他心里到底在想着什么,心想知诰态度强硬一些,柴建应该会跟知诰站在一起的吧?

李知诰看了苏红玉一眼,说道:“安定人心这事是不宜拖延,但也不必急于今日,众人先饮宴休息,待明日赶往襄城再议。”

从郢州乘船北上二百里便到襄城,从前朝中后期以来,襄城一直以来都是荆襄北部的军事及经济、文化中心;即便是要尊太后另立新帝,也只能定都襄城。

目前金陵已传檄诸州县讨逆,但还正做调兵遣将的前期部署,棠邑军也没有西移的迹象,襄北形势还没有危急到火烧眉毛的地步,吕轻侠也不想叫李知诰觉得她们有喧宾夺主之嫌,更何况她们还不确定柴建、周数二人的心思,当下便点头说道:“是要先缓一口气再从长计议为好。”

众人各自归客舍休息,李知诰将二子李挚、李畋叫到后宅院中,说道:“我再从军中挑选数百精将给你们,与家兵编为一营亲卫,你们二人担任正副营指挥,可有信心治好兵卒?”

“孩儿有信心。”李挚、李畋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