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九章 会战在即(第3/5页)

李秀摇了摇头,毫不乐观地说道:“倘若我是蒙兀人的南院大帅乌素大石,除了指使朱让、徐明珍、司马潭集结十万步卒杀入郸县、下蔡之间,还会再调三到四万的精锐骑兵过来,到时候棠邑要如何应对?”

“蒙兀人立足未稳,现在就要跟我们搞大会战?”曹霸不相信李秀的判断,摇头反问道。

“汴京梁军不到两万人马,都差不多被打残了,目前应该已经不是蒙兀人首先要消灭的目标了,唯一在涡水西岸重创棠邑军,才是其首先目的,”李秀严肃地说道,“也只有这样,才能重整寿州军及徐泗军的信心以及低沉的士气。要不然蒙兀人强行将朱让这个傀儡伪帝推出来去整合梁国东部的势力、人马,始终是个空架子,不要说对棠邑造不成什么威胁,对淮东也难以形成实质性的威胁——这绝非乌素大石或萧衣卿所愿意见到的。”

“听你这么说,却有些道理啊,徐明珍这些年确实是被棠邑军打怕了,棠邑军对打寿州军,也确实是一点压力都没有。”曹霸挠着后脑勺说道。

李秀说道:“黔阳侯不北上督战,而是留在下蔡,看似清闲,实际也应该预料到这场会战不可避免——当然了,这一仗对棠邑来说,也无法避免就是了,只是双方夹在当中的将卒会死伤多少,已经是某些人所关心的了……”

“李将军带着人冲入尚书省意图拘押长信太后及新帝去崇文殿时,似乎也没有想太多的是非曲折啊?”周乔安这时候插过话说道。

李秀当然知道冯宣派过来协助他管治李家新寨的周乔安,在棠邑绝非普通的小吏,他过来协助自己,甚至可以说是带有监军的性质,面对他不无讥讽的话,也只能黯然承受。

曹霸嘿嘿一笑,问李秀:“照你这么说,棠邑这一仗最好的结果,也只是惨胜喽?”

“要不然你觉得呢?”李秀反问道,见曹霸被他问住,又喟然一叹,说道,“当然了,对黔阳侯来说,即便是惨胜,也是他所能接受的结果……”

听李秀还是认定李氏族人在这一仗将凶多吉少,曹霸伸了一个懒腰,说道:“曹爷我就指望能多杀几个敌军,不像你这般忧心忡忡。对了,李秀你要担心你李家子弟伤亡太惨重,那就叫你李家子弟集作一队,交给我来带便是——从流民现挑的精壮,估计也没几个人能跟着我陷阵。”

一支兵马,即便是守寨子,必然要有能先登或陷阵的尖兵,不时的去打乱敌军的进攻节奏,但这绝非草草训练十数二十天的流民所能胜任。

李秀心里是计划集结一半的精锐家兵,再选同等数量的流民精壮,编一队陷阵尖兵当预备队。

当然,李家绝不缺担任陷阵队首的合格人选,但一定要说在血腥战场之中,最顶尖的陷阵队首人选,整个棠邑军可能也就三五人能与曹霸比肩吧!

温博有善战之名,有相当的因素便是曹霸亲率一支陷阵精锐,总能在必要时控制局部战场的走势及节奏。

“你犹豫个毛,难不成你以为曹爷我小鸡肚肠,会故意害你李家子弟去送死?”见李秀沉吟着不作声,曹霸不悦地说道。

“我可以用你陷阵,但你要不听我的号令,我在阵前斩杀你,想必温博归来也无话可说。”李秀阴恻恻的威胁道。

“叽叽歪歪像个娘们,你们当年围巢州那多久,我什么时候让你们占过半点便宜?”曹霸嘀咕道。

听曹霸所说的信息,李秀估算到大会战来临之时,韩谦可能会在下蔡再集结三万多兵马,不过李家数百口人在这滚滚血肉大潮中算不了什么,而他不得自由,棠邑能吏武将无数,也不容他说话的余地,只想着尽可能抓紧会战前最后的间隙,亡羊补牢的多做些准备。

随着援汴军主力北上,每天都有上千上万的流民从北往南迁徙,之前北岸大营两翼的流民营就聚集了六七万人,也是优先安排妇孺北上,将精壮留下来协助城寨的修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