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一章 金陵(二)(第3/4页)

目前潜伏于金陵的人手,一个主要的任务,也是尽可能利用各种妥善的安置好这些人。

虽然这些人里,真正隶属于秘司或赤山会的人手仅有百余,但要是能争取都送到北岸,甚至可以不惜出巨资赎买。

位于东城的兰亭巷,一度因为开办货栈、钱铺而人头攒动、兴盛繁荣。

货栈、钱铺昙花一现,削藩战事之初以及金陵逆乱时间,居于兰亭巷、铁柳巷、靠山巷的家兵、将吏及家小差不多全部流出,事后也没有谁迁回来,兰亭巷再度寂寂无闻起来。

年后王文谦与殷鹏拖家带口,百余人搬入兰亭巷的旧宅院里,巷子却是热闹了一些。

当然,王文谦想要办一座书院的念头,犹是未得实现。

即便王文谦此时还挂着信王府宾客的头衔,但王文谦毕竟是韩谦的岳父。

即便韩谦曾立长大韩文信为侯世子,当时传言韩谦不喜王氏,但毕竟那是韩谦身为楚臣时的事情。

此时韩谦禅继大梁国主之位,虽然并没有再册封两个年纪尚幼的儿子,但从河洛传回来的消息,最终是王珺得封正妃,赵庭儿得封淑妃。

故而不管怎么说,金陵都不会容王文谦在城里搞什么大的动作,甚至京兆府还安排两名密探住进兰亭巷,盯着王家宅院的一举一动。

殷鹏提了一壶酒以及几样菜肉,推门走进院子。

搬出信王府后,日子就过得清寒,两个多月来,院子里的人难得沾一回荤腥,闻着肉味,王文谦解开荷叶,叫许氏拿大碗装走一多半,分给各家尝个滋味,剩下一些,他与殷鹏摆在院子里的石桌上佐酒。

“我去酒铺沽酒,到军后巷买羊肉,那傻不拉叽的赵二愣突然塞了一封信给我,说是珺小姐的信——住进兰亭巷都两个月,还真没有觉察到一身羊膻气的赵二愣,会是棠邑的秘谍!”殷鹏感慨着将信递给王文谦。

王文谦拆开信,读了一遍,便揭开灯罩子点燃烧成灰烬,不留一丝痕迹。

“珺小姐怎么说?”殷鹏问道。

“珺儿唠里唠叨说了一些她们到洛阳后的事情,韩谦忙于战事,还没想到要册封妃嫔,却是朱珏忠、陈由桐等大臣主张,便草草走了一下过场;还说我倘若想渡江去北岸,她在历阳有座庄子,可以办书院——她真是翅膀长硬喽,知道替我安排退路了……”王文谦说道。

殷鹏窥着王文谦眼里有几份掩藏不住的萧瑟之意,心里也是微微一叹。

他虽然没有直接看信里写什么,但王珺要传达的意思,他这时候也明白了。

朱珏忠、陈由桐等人到底还是偏于保守,即便新旧制要融合,他们应该还是希望更多的偏向于旧制,因此才在王珺、赵庭儿到洛阳后,会在那么紧张的局面才主张先给二女定下名份,接下来多半也会在时机恰当时接他们去洛阳。

棠邑倘若始终是作为大楚的藩镇,他们脱离楚州后住在金陵,当然没有什么,但现在的形势,金陵显然不再是他们的栖息之地了。

而倘若梁楚能够较好解决掉这次的禅继危机,他们也只能赴往梁国寻一栖身之地,只不过王珺写这封信过来,显然是希望在韩道铭或冯翊正式派人过来跟他们接触时,他们能主动提出去历阳定居,而不是去洛阳,以便避开掉韩谦与梁国旧吏之间一些微妙的分歧。

作为一个父亲,看到自家女儿完完全全拐向夫家,心里多多少少不是个滋味吧?

殷鹏笑着说道:“我倒想着住去历阳,虽然才一江之隔,夏秋时,历阳天气要比金陵爽利多了,实是宜人之居呢——就不知道梁楚能否谈成和议。我去沽酒时,看到世子的车马连夜赶去寿王府,想必还是要劝寿王联合楚州一起出兵收复淮西吧,会不会打起来,现在还真不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