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四章 关中(一)(第4/5页)

近处的坡地,积雪被马蹄踏残,露出被覆盖一冬的枯草;还没有拿豆料养刁胃口的战马,低头啃着雪下的草茎。

陇右地广人稀,成武两州总计也只有九万多汉民。

李知诰这两年在陇山西麓筑寨屯田,又将商贸盈余收囤粮食,也只有供给两万五千多步骑三个多月的消耗。

而将粮草运往缺粮的汉中,再从崎岖的牛脊道运到成、武两州,代价惊人。

正因为如此,韩谦更是决意关中之役,从西翼收复秦州开打,怕的就是王孝先裹挟凤翔军民逃入陇右与李元寿合流。

那样的话,李元寿不仅拥有精锐的骑兵,同时也将拥有善于守城及筑造城寨的步卒,还有大批能强迁到河套平原进行耕作、匠造的汉民。

其势力极可能会像蒙兀人经营燕云般,在河套平原及河西地区迅速壮大起来,而到时候即便是花费数倍的代价,都未必能解决这一隐忧。

“……君上将战功授给知诰去取,知诰怎么会烦辛苦?”李知诰勒住缰绳,戎马半生,令他四十多岁的黄瘦脸添了许多刀削斧刻似的皱纹,却透漏不畏风寒摧残的坚毅之色,与冯宣朗声说笑,也有着说不尽的淡然从容。

“父帅,头阵击大丘寨,孩儿与侯莫将军同去!”当年仓皇随苏红玉逃出金陵的少年李挚,此时已经长成虎背熊腰的青年将领,手执挎刀骑在马鞍上,跟李知诰请战道。

李知诰看向武州羌族首领侯莫,说道:“侯都将,头阵还要托你多照料李挚,不要叫他给你添什么乱子。”

“侯莫还要少帅提携,哪敢托大?”侯莫说道。

“李挚他们在洛阳两年多时间,是学了一些东西,但陇右战情复杂,他们不熟悉情况,单纯依靠纸上谈书,也难成大事,”李知诰肃然说道,“前锋兵马,你是主将,你接纳他们的建议可以,但一切皆要你来拿定主意;李挚若不听号令行事,你以军法处之,不用要给我留丝毫的情面。而前锋兵马出了问题,我也是拿你是问。”

“是,侯莫遵令!”

李挚以及柴建的长子柴训等人,两年前就选调到洛阳军学院进修,但为加强对武成等地诸羌部族的融合,侯莫等一批诸羌部族的大小首领,在轵关陉一役开始久,就奉诏赶到洛阳接受韩谦的召见。

侯莫当时还以为此去洛阳,作为人质这辈子都可能难以回到陇右,却不想到洛阳后,就与李挚等一批军学院的生员,编入前锋大营温博帐前任事,参与前锋大营参谋部对中后期战事的作战计划拟定及安排,触动极大。

轵关陉一役前后历时十一个月,大梁兵马无论是物资上的筹备,还是将卒的动员、集结,以及战事前后期精密细致的地形勘测、情报收集,都可以说是在当世做到极致。

以致轵关陉一役前期夺下垣曲城时,歼灭田卫业所部及敌援三万余精锐,大梁伤亡加起来才七八千,其中还有近一半是投降的俘兵。

温博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说是与其说参谋府意图忠实而精密的执行人,令田守业这样战功赫赫的名将、宿将,从头到尾都没有丝毫的挣扎余地。

洛阳军学院的学习以及亲身参与轵关陉一役,可以说叫标准将门出身的李挚,对战争有了全新的了解。

以往他满心想着率领一支精锐骑兵,踏破贺兰山川,此刻他更迫切渴望率领一支装备精良战弩、铠甲的马步兵,与堪称河西雄兵的平夏骑兵斡旋铁马金戈的戈壁滩上。

侯莫年龄与李知诰相当,与其他大小武成两州的诸羌部族首领,到洛阳后所见所闻,特别最后趁大雾对蒙军发起突袭,彻底奠定轵关陉大捷,内心所受的震动到这时候还没有完全平息下来。

这次回来后,他们重新统领三千人规模的成武羌骑旅,内心深处最后一点游移心思也一扫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