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一章 听闻(第4/5页)

然而一晚上周申都没有接他的话茬,赵明廷不知道周申是真糊涂,还是装糊涂,但他拿捏不住周申的态度,赵明廷也不敢将话说得太透,只能苦笑着说道:“长信太后初入楚境,甚少人知道她女扮男装,待她正式入楚成婚,金陵已乱,也无暇去关注她与韩谦的私情——不过,既然金陵都传得有鼻子有眼,应该不假。”

“听说楚太后当年乃蜀主第一美人,梁主真要跟她有一腿,还真是艳福不浅啊。”周申说道。

赵明廷见周申自始至终都不入巷,也无心跟他纠缠,便借夜色已深告辞,临走,还朝周申身边那个佝偻的身影拱手行了一礼才离开。

佝偻的身影行走不便,还是坚持陪同周申送赵明廷到府门口。

“算起来楚太后今年才三十三岁,寡居六七年,真可以说是久旷之身……”看着赵明廷乘车离开,周申还觉得刚才那个话题十分有嚼头,又忍不住歪眉斜眼的跟身边的人叨叨起来。

“梁主与楚太后当年有没有私情,我不知晓,但这时候诸多消息传得纷纷扬扬,就连宋州都有传闻,那则是背后有人有心为之。”佝偻的身影笑着说道。

“怎么有心了?”周申疑惑的问道。

“赵明廷刚才不是有说楚帝虽然年少,却颇有其父延佑帝当年的英姿,大哥你说十四五岁的少年,听到身边皆是自己母亲与人有染的传闻,心里还是什么感受?”佝偻的身影问道。

“赵明廷刚才说‘楚军倘若敢当机立断,应有大作为’,原来玄机在这里啊,我都没有听出来。”周申愣怔片晌,恍然说道。

“大哥便当什么都没有听出来,也不要到世子耳边吹什么风。大厦将倾,大哥做什么都是错,而大哥乃宋州能吏,不管谁将来在宋州得势,都会有用得着大哥的地方。因此大哥现在什么都不做,才有可能保家宅平安无事……”佝偻的身影说道。

“我算什么能吏,我听你的。”周申说道。

这些年他是几件事做得很漂亮,别人都以为他有能吏之才,但他自己心里清楚,要没有摔断背脊、留下残疾后不能出仕的弟弟在背后帮着出谋划策,他也就泯然众人而已。

当世任官即便没有相貌上的严格要求,但很显然残疾是很难得举荐的,周昆在寿州军里求不得一官半职,这些年都留在他大哥周申身边,也是在周申的扶持下,娶了一个平民女子为妻。

在别人眼里,他就是寄居在他大哥周申羽翼之下的一个可怜虫。

周昆蹒跚的走回到东面他住的院子,看到相貌娟秀的妻子正在灯下教年仅六岁的幼子识字,问道:“周叔呢?”

周妻抬头看了丈夫一眼,说道:“也不知道周和去哪里喝得醉醺醺回来,这会儿怕是在后院的柴房里睡下了!”

在周妻的眼里,所谓的“周叔”只是丈夫当年在逃难途中收留的老仆而已,心里很不清楚老仆最近动不动就喝得醉醺醺的回来,也不知道丈夫私底下给他多少买酒钱。

周昆往后院的柴房走过去,推开柴房门,看到周和躲在柴房的草垫子上,看豆大的灯火被灌进来的寒风吹得明灭不休,忙将柴门掩上,说道:“赵明廷刚才找我大兄,话里的意思已经十分明显了,极可能待楚军对淮西先动手,然后他与徐晋发动兵变,夺下寿州军的兵权……”

“我刚见到张士民,说各处传回的消息很及时,君上调赵督帅率精锐兵力去滁州,并非一般意义上的防范楚军,而是做好杨致堂、杨元演突然发难的准备——君上同时要求各地密谍不要有冒险的行动,首先是掩藏好各自的身份,有余力可以适当用些不张扬的小手段动摇各方面的信心。”周和刚才还一副醉醺醺的样子,灰白胡须乱蓬蓬一团,样貌比流浪汉好不了多少,但在周昆掩门的一刻,顿时精神抖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