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六章 围师必阙(第4/5页)

之前为促成梁楚和议,大梁称国不称朝,同时对楚称臣,诸衙司也都自降品秩,更改名号,甚至朱裕在逝世前都主动降封,抱括云和公主也降封为云和郡主。

梁楚关系已经彻底破裂,大梁也就再没有必要对楚称臣,冯缭、顾骞他们现在都希望这诸多事能及时纠正过来。

比如军情参谋府改回枢密院,左内史府改回中书省、议政院改回门下省,右内史府改回尚书省,以及诸司都应该改回为“六部衙司”。

当然,这里面最根本的一点,就涉及韩谦“称帝”一事。

“这些事都先拖着吧,现在哪有心思关心这些?”韩谦摇了摇头,要鸿胪寺不要理会景琼文的怂恿,也不要掺和到这些事中去。

称帝也好,诸部院司更换匾额,甚至蜀国称臣纳贡,都只是颜面上好看的事情,都不是此时所急需,韩谦才不会在这个节骨眼上,折腾这些事。

而不管冯缭、顾蓦他们如何坚持,韩谦都不会叫庙堂重新回到三省六部制的旧有格局上来。

韩谦不同意此时直接称帝,还有一层考量因素,就是梁楚关系事实性破裂之后,梁楚之间的商贸往来,至少明面上是彻底断绝了。

韩谦即便在战前形势趋急之际,就下诏要求京兆府以及雍州、河东、河南三省,追加今年在基础设施及民生等建设方面的投入,以扩大内需的方式,消化可能产生的剩余产能及商货剩积,但梁楚关系破裂,一下子失去商贸年贸易值高达两千万缗的输出市场,对淮西、叙州府等地的工矿生产影响,还是极大。

韩谦不直接称帝,此时也无意要求蜀国对大梁称臣纳贡,除了不在乎虚名外,主要还是想着能通过蜀国的中间商,将一些商货继续往荆襄岳潭鄂江等州输送。

同时也是要通过这种方式,去甄别、去拉拢亲近大梁的势力。

这些都是鸿胪司所要参与进去的事务。

而楚国之内亲近大梁势力的多寡,则决定着未来对楚国所能采取的根本战略,是不是要倾尽全国发动全面的征服战争,还是尽可能以小规模战争加和平演变的方式,使梁楚合并为一国。

此时潜伏于金陵的暗桩秘间,主要也是试探各方面的态度,尽可能潜移默化的去削弱楚国内部对大梁的抵抗意志。

韩谦与冯翊、文瑞临、韩建吉说及鸿胪司未来一段时间的工作重心及要点,这时候王辙与秦问拿着一封文书,走进凌云阁,禀报道:

“据晋城内线传出来的消息,四天前潜入晋城的数人确实有萧衣卿在其中!不仅孔熙荣、韩东虎、李秀三人提出请求,李大人、田大人也都主张伏火弩可用于此战;此外,参谋府还建议鸿胪寺派人陪同司马德及蜀使,前往晋城观战……”

“这次要能将蒙军主力从太原诱出来,伏火弩此时不用,更待何时?”冯翊也兴奋地说道。

汉末上流人士就已经有服五石散等金石药的风气,而炼丹师常用伏火法去除金石药之中的猛毒,迄今已经七八百年的历史。

所谓的伏火法,无论是用硝石去伏金石药中的硫磺,还是用硫磺去伏金石约中的硝石,本质上都是硝石、硫磺以及金石药中的炭作剧烈燃烧反应而已。

前朝末年,为清流士族奉为上宾的炼丹师就制出可以说是火药雏形的伏火丹、铅丹,甚至还发明硝石制冰之术,只是在硝石、硫磺等鉴别、提纯、粉末化等工艺上存在很大的缺陷,使得伏火丹暂时还没有引起军事上的注意。

韩谦据有淮西时,就使历阳学院着手研究火药(伏火丹)。

就当时而言,前朝所传下来的伏火丹制法还太简陋粗浅,淮西境内存不存在大规模的硝石矿当时也不得而知——即便到现在,淮西境内也没有发现现成的硝石矿,硝石的制备、提纯以及真硝与芒硝等矿物的鉴别等等当时都是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