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七章 北上(第4/5页)

得知梁军的作战计划,曹霸、司马德内心的震惊程度,完全可以说是大惊失色来形容。

即便冰天雪地之中,斥候侦察军情会相对困难,但这么大规模的兵马调动,双方的作战意图是不可能隐藏的。

梁军有意请君入瓮,蒙军当然也可以将计就计,主力先从金泉山以东南下,在金泉山附近留下少量的后备兵马,但等到太岳行营军从金泉山南麓往东杀出,蒙军主力完全可以杀一个回马枪,与后备兵马前后夹攻,先将太岳行营军吃掉。

除开晋城北部派出两三万狙击大梁第一、第二中央行营军北上的兵马外,蒙军在金泉山及高平县境内能调用八到九万精锐兵马,在兵力上将是太岳行营军的三倍,而且不存在被太岳行营军各个击破的可能。

太岳行营军有什么自信,在金泉山以南、以东极适宜蒙军骑兵主力作战的低山丘陵之间,以一敌三?

当然,他们无权对梁军的作战计划指手画脚,即便有强烈的担忧,也只能对文瑞临表示一二,文瑞临则表示可以提前将他们送往更安全的沁水或阳城。

司马德、曹哲心里再胆怯,为了颜面也要留下来观战。

曹哲对个人的安危没有什么担忧的,他作为蜀使,即便落到蒙军手里,也不会有生命危险。

司马德就要忐忑多了。

徐泗暗中遣他出使洛阳,目前还是一件见不得光的事情。

他要是落到蒙军手里,司马氏不会承认他的存在;蒙军暂时不想与司马氏撕破脸的话,多半也只能当他不存在。

而死人是最适合被视为不存在的。

当然,樊川河一役之前,谁又能想到楚州军是那么的不堪一击,司马德也不能就这样认为梁军在金泉山以一敌三就一定会栽跟前。

他们先在大营住下,黄昏及次日清晨,都隐约听到附近的山谷里传来隆隆的雷霆炸响,甚至夜间都有,这叫他们夜里都没有睡踏实——大寒天,雷霆时远时近,贴着地表滚动,也确实够叫人惊讶的,这是正常的雷霆吗?

他们却不知道这是火炮旅将火炮拖到各处驻营试炮。

火炮作为划时代的新式战械,梁军绝大多数将卒都不知道其存在。

如果战前没有一定程度的接触与适应,在接战时直接将火炮投入战场,发射时巨大的响动,先惊忧到己方列阵之中的兵卒、战马,那真是要哭笑不得了。

至于这有可能叫潜伏进金泉山里的敌军斥候察觉到什么,而叫蒙军提前有所警惕,那也是必需要做的抉择。

当然了,诸多内线传回来的情报,都能确认蒙军之前完全没有意识到梁军之中火炮的存在,即便乌素大石听到斥候关于火炮试射的描述,相信他也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甚至还有可能以为梁军有意故布疑阵,以迟疑、动摇他们南下的决心。

“雷鸣炸响而有紫焰火光?”

红焦岭乃是壶关县内极不起眼的太行山西麓一处余脉,南望金泉山、都城岭,是从潞州壶山县南入泽州的必经之路,皑皑白雪之下,山坡嵴岭的岩石颜色仿佛烧焦的红土,遂名红焦岭,此时也是蒙兀前锋兵马的驻营所在。

乌素大石从太原组织五万兵马,亲援晋南,此时的他与前锋兵马在一起,人就在红焦岭的深处,观望梁军敌情,萧衣卿也从晋南潜行过来,与乌素大石会合。

乌素大石极其重视对敌情的侦察,潜入金泉山深处的斥候不仅带着梁军往金泉山南麓收缩的消息,同时也带回来梁军大营之中某种特殊战械试用的情报。

“前朝初年有道家炼丹,合硫磺、硝石、雄黄与蜜炼之,火光迸现、紫烟升腾冲出舍外,炸响如雷,屋中人脸及手皆毁,后世称为铅丹——梁军所用之物,与铅丹颇为相肖,”萧衣卿博阅古今,听斥候所述,很快想到他青年时所阅杂书记载的情形,“只是威能不及梁军所用新式战械,许是梁军在铅丹基础之上,又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