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小檐听春雨(第2/3页)

马车再次离开了王府,朱高煦犹自挑开车帘一角,回头观望着街上的情形。

“贸然而来,实在有些唐突。”妙锦的声音轻轻道。

朱高煦转过头,见她已取了帷帽,脸上红红的,有点不好意思的样子。朱高煦便道:“无妨无妨。不过今后咱们再见面,我准备了另一个地方。”

妙锦不置可否。

他打量着妙锦,见她今天穿着淡紫色的半臂、月白襦裙,绸缎面料泛着光泽,柔软的衣服料子让她的胸襟显得非常饱满鼓涨。虽然衣服的颜色不艳,但妙锦一向打扮清丽素净,今日已是朱高煦见过她最艳丽的妆扮了。

她的坐姿很端庄,玉白的双手合拢放在腿上,指甲上涂抹着精细的浅红颜料,与雪白的肌肤相称,颜色分外娇嫩。坐着时,裙子便绷紧了,髋部的绸缎皱褶,让那圆润的线条更为扎眼明显。

朱高煦还看见她耳朵上戴了耳环,又小又新的银质耳环很素雅,她的眼睛周围涂抹了珍珠粉,于是乍一看去,眼睛、耳朵上隐隐有白光闪耀,让人觉得她精神气色很好,白净而雅致。

于是坐在朱高煦面前的,根本就是个优雅的绝色闺秀。

“你爹如何?”朱高煦轻声问道。

妙锦的明亮的目光从他脸上拂过,“今日我们不说他可好?”

朱高煦便点点头。

妙锦又柔声道:“今年的春色将尽,却因国家多事,没机会踏青,高阳王今日愿意陪我看看风景么?”

朱高煦想了想,觉得京师内城的街上人多眼杂,便提议道:“外城的钟山路途不远,也比较清静,爬上山便能俯览全城美景,咱们去钟山罢?”

妙锦轻轻点头。

于是朱高煦拍了一下车厢,说道:“大锤,去太平门。”

一路上,他寻思今日正好见到了妙锦、考虑是否把她再次绑架了!但这次有点仓促,甚么都没准备好……京师新府不比北平的高阳郡王府,新府的人有点复杂,肯定不能关人的。新买的玉器铺,今天才写契约,就怕原来的掌柜最近几天还会回铺面。

于是朱高煦放弃了打算,想再等几天准备妥当。他很想问妙锦,景清甚么时候去胡干,但她刚才不愿意提起,只得暂且作罢。

朱高煦想起景清,就挺服他!如今贵为天子的朱棣,人到中年,甚么风浪没见过?就凭景清那点势力,想谋刺朱棣,真的是想多了……当年荆轲刺秦王,有燕国太子不溃余力的支持,而秦王也从未亲自打过仗、武功不见得有朱棣强,荆轲照样功败垂成。

朱高煦认为要行刺帝王,只有一种情况最容易成功。那便是帝王得罪了太多有权力势力的人,有重大的利益矛盾,比如雍正皇帝。

马车出得太平门,很快就到钟山脚下了。

朱高煦叫陈大锤找地方等着,便与妙锦一起下车,挑了一条僻静的小路上山。妙锦戴上帷帽,不知什么时候走到前面去了,朱高煦便只得跟在她后面。

她那月白的裙裾在微风中飘动,随着步伐,那圆润而挺翘的轮廓若隐若现,难怪以前朱高煦会想,她那一处地方便价值连城。

一路上几乎没遇到人,正如朱高煦所料,京师的风浪虽逐渐趋于平静,但恐怖气氛还在,很少人有心思游玩。

“高阳王,你还行么?”妙锦转过身来,重重地喘息着,俯视着朱高煦,脸上露出美丽的笑容,伸手撩了一下落到脸庞的青丝。

她今天的心情似乎很好,常常露出美妙的笑容,朱高煦在北平见过她多次,以前她所有的笑加起来,可能没今天多。

朱高煦气儿也不喘,忍不住吹嘘道:“我在战阵上,身上穿着五十斤的盔甲,还要带几把武器,左右冲突作战,能从早上一直打到下午。”

妙锦笑了笑,转过身继续往前走。

俩人走得慢,爬了许久山,还没到山顶。就在这时,忽然豆粒大的雨滴滴到了朱高煦脸上,顷刻之间,周围“哗哗……”地下起大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