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南方的风(第2/3页)

“张皇妃乃皇爷结发妻,又有皇嫡长子,将来必定封皇后。”郑和终于开口道,“咱们几个人回京了,先去张皇妃那里走动走动。”

今上不喜阉人,但张氏并不是。

侯显道:“郑公公言之有理。张皇妃信佛,咱们挑几串稀罕的佛珠献上去。”

王景弘也立刻附和道:“还是郑公公考虑周全。”

那船队上从外邦换来的稀奇宝贝,原本大伙儿是不敢轻易私自拿的,但拿了是给即将封皇后的皇妃,肯定没人说三道四。

郑和遂合掌道:“待船上的用度搬上去了,咱们便即刻扬帆启程,回京!”

众人道:“属下等遵命!”

……张辅已把主力移至升龙(河内),这地方位于富庶平原中心,粮秣更加充足。但在清化也保持有一股军力,因为他得到告密,清化那边有人蠢蠢欲动试图谋反!

这时张辅听说郑和到安南沿海了,便马上派人去督运粮草军需,然后叫京师送信的文官前去港口,当众告诉郑和,圣上希望船队克日返回京师!

文官刚刚侃侃而谈,说了很多话、劝说张辅,这时马上露出了笑容,抱拳道:“下官必定将张大帅的忠心,如实奏禀圣上!”

张辅道:“我的奏章你带回去,再帮我带句话。”

文官道:“愿闻其详。”

张辅道:“我要向圣上借个人,胡元澄。奏请圣上万勿杀了,安南军神枪厉害,皆此人督造。”

文官愣了一下,那胡元澄比较有名,是胡氏伪王的长子、左相国,在征安南国之战时多次与明军作战,“罪大恶极”!

但文官还是抱拳道:“下官必定为张大帅奏请圣上。”

“送客!”张辅喊了一声。

他走出院子,来到了大堂上。这时部将黄中迎上来,小声道:“汉王府左长史钱巽,在外面站着呢,快两个时辰了。”

张辅点了一下头,不置可否。黄中便退到一侧侍立,也不再吭声。

张辅在大堂公座前面走来走去,低头想着甚么。他想的当然不是怎么选择,而是如何处置外面那个等了两个时辰的人。

圣上派人来传旨,封张辅为英国公,世袭罔替赐丹书铁券!以功臣之后为由特赦了他妹妹殉葬,并欲得张辅同意后,封张辅之女为贵妃!

在大明朝除了追封,没有活着的异姓王,国公已是最高爵位。张辅还求甚么?

他根本没任何犹豫,马上就准备奉诏……至于汉王派来的人,便是说出花儿来也没用,承诺太多、一切都是镜中月水中花!若是一个即将要倾家荡产的人、说将来给一百亩地感谢,有用么?

张辅跟着燕王靖难过来,觉得汉王现在想故技重施,实在太难了。

张辅也不是犹豫不决的人,他用了片刻功夫就想明白了此事。与其蛇鼠两端,到头来被两边猜忌,还不如立刻投奔名正言顺、优势巨大的皇帝,抓住这难得的机会,将来成为大明朝最显赫的勋贵!

他早就盘算过,跟着太祖打江山的开国功臣,本来只剩徐家最显赫。但“靖难之役”重新排位,燕王府旧臣才是近年和将来最得信任的勋贵;而且徐家魏国公在“靖难之役”中选错了人,徐增寿也死了,不可谓没有家势中落。

“靖难”三大将,张辅的父亲张玉、朱能先后离世,朱能的儿子朱勇袭爵才十几岁,必定干不了大事;邱福老了,而且谁都知道他是支持汉王的。张辅若成为新晋国公,再为当今圣上立下战功,家势必定力压群臣!

张辅走了一会儿,转头对黄中道:“把外面那个叫钱什么的……”

“钱巽。”黄中道。

张辅道:“钱巽!绑了,送给京里来的人,押解回京交由圣上处置!”

黄中抱拳道:“得令!”他接着又问,“大帅,钱巽还有几十个护卫的甲兵,该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