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陌生的小娘(第2/3页)

徐小娘屈膝、脸微微一侧,“谢汉王殿下,妾身遵命,告退。”

等王贵带着人走了,朱高煦这才走向桌案后面的椅子,回头道:“下次见着何福,叫他一定要更细致一些。陈将军先把东西给我瞧瞧。”

“是。”陈大锤从衣服里掏了许久,掏出了一只信封来。

朱高煦坐到椅子上,接过信撕开细看。

他顾不上陈大锤,看完信又沉默了许久。他看完信之后有点惊讶,因为朝中那些人竟把他的方略大概都猜准了;但他心里也渐渐有了底……何福居然做了平汉左副将军!

左副将军这种位置非常重要,不仅能参与军机,还有兵权。

像张辅在征安南国之战时,受封的就是副将军,手里有一大股直属军队,人数甚至比主帅朱高煦还多!因通讯缓慢,人数太多的战争、战场的空间也会很大,一个主帅指挥不便,所以通常都会分兵权。

过了许久,朱高煦才回过神来,抬头见陈大锤默默地侍立在书案前面,他开口道:“大锤干得不错,今后我不会亏待你。”

陈大锤道:“俺全仗王爷才有今日。”

朱高煦点点头:“你先去歇着罢,回头召你议事。”

陈大锤拜别,走出了书房。

渐渐地朱高煦感觉到了身上的凉意。夏季还没过去,可是云南府的气候就是这样,白天晚上、下雨晴天判若两个季节;朱高煦浑身都淋湿了,在这里坐了许久,更觉得发冷。他刚才只想着何福的消息,没顾得上换下湿衣裳。

书房里现在只有他一个人,他抬头向门外张望,想叫人进来。

就在这时,妙锦的身影出现在了门口。她穿着道袍打着伞,收了伞之后,只见她怀着抱着一叠衣裳。朱高煦光是看到那衣裳,便感觉似乎暖和了起来,大概是因为心里顿时一暖。

妙锦走了过来,将衣裳放在桌案上,“你把湿衣裳换了罢。”

“好巧,妙锦怎知我淋湿了?”朱高煦随口问道。

妙锦的语气波澜不惊,但神情似乎不太高兴,“我在承运门楼外碰到了王贵,带着一个女子。王贵称我为真人,那女子立刻就猜出了我是谁,还问我是不是汉王的小姨娘。王贵又说汉王正在议事,不便闲杂人等打搅,要找个亲信宦官送衣裳过来。我便说,我该不算闲杂人等吧……”

朱高煦把话听在耳里,先抱着衣裳进了里面储物室,把湿衣裳换了。

他走出来,低声说道:“那女子是赵王高燧以前的王妃,因为没生孩儿被休了。”他接着把徐娘子怎会来云南的事,大致又说了一遍,然后叮嘱妙锦保密。

妙锦听罢,兴致不高地喃喃说道:“难怪她一下子就猜出我来,赵王怕是在她面前、提起过我。”

朱高煦道:“以前在燕王府里,我父皇府上女子不少,可妙锦的美貌仍掩盖了所有人。你又和咱们母后关系亲近,高燧必是记得的。”

妙锦又不动声色道:“怕还不止如此。朝中杨荣写了篇文章,诬汉王将我抢走,弄得天下皆知。”

朱高煦皱眉想了片刻,好言道:“妙锦别太在意流言蜚语,你我毫无血缘,怕甚么?”

妙锦不答。

朱高煦又道:“我很快又要出征了,妙锦若不怕辛苦,依旧跟我走?”

妙锦沉吟不已,颇有些犹豫,轻声道,“我倒不是怕辛苦,只是人言可畏……但又想到我的书还没写完,愿意跟汉王出征。”

“正因如此。”朱高煦道,“妙锦那本书写的是我,你要写完。”

妙锦面露似笑非笑的复杂神情,“原来高煦也是在乎名声的?”

朱高煦道:“现在不太在乎,但我寻思着以后应该会改变。人到老之时,想想甚么都没意思了、甚么也留不住,一切变成了浮云,只有挂在墙上被人膜拜的虚荣,尚存一些意义?既然你愿意写,我何不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