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 冷雨中的歌谣(第2/3页)

道路上更多的将士叫起“好”来,乐川水两岸一阵热闹的气氛。

朱高煦周围的部将们都露出了笑容,唯有王斌依然闷闷不乐的样子,隐隐还带着些许懊悔之色。

“武将勇猛,肯定是长处。”朱高煦侧首望着王斌道,“一个百户、甚至一个把总千总,只要勇猛,大多时候都是一员良将。毕竟他只要听从上峰的军令,并以身作则,勇猛地完成一时的冲杀就行了。”

朱高煦开口便带着褒奖,见王斌果然没有甚么抵触的神态,他便继续说道:“即便是独当一方的大将,勇气和胆魄也相当重要。但若只有一时勇悍的匹夫之勇,那便要坏事了。

手握重兵的大将,会面临很多抉择和决定;责任重大,干系成千上万的弟兄生死。越大的战役,也越无法在几个时辰内完成;这时候,冷静与勇猛同样重要,且要持久不泄的勇猛!”

朱高煦故作轻松地笑道,“大丈夫持久也是很重要的啊。”

众将里有人听出了揶揄之意,发出淫笑之声,片刻后一群武将都笑了起来。

王斌抱拳道:“末将谨记王爷教训!”

朱高煦点了点头:“本王的亲兵把总,王将军先当着罢,你愿意?”

王斌忙道:“俺谢王爷不弃!”

朱高煦伸手拍了一下王斌的肩膀:“你我过命的兄弟,就像家人一样。本王或许会亲手杀你,但不会抛弃你。”

王斌一脸正色,缓缓一拜:“末将愿为王死。”

……若在天气好的时候,大军扎营,不需要所有人都住在帐篷或房屋内,一些人也可以烧一堆篝火裹上毯子被褥露宿。但雨天过夜,那肯定不行了,人们不能在雨里躺着淋整整一个晚上。

于是汉王军大军在下午就停止了行军,人们拖着辎重在泥泞里跋涉,一天走了不到二十里路。各营选好营地,便忙着找房屋、搭帐篷。大军为了行军速度,携带的帐篷不够,只好临时修建草木窝棚。

朱高煦的身体很强壮,他已记不清上一次喝药在什么时候了,压根没料到淋了一场冷雨会感冒。但不到中午那时,他就感觉到了不太舒服,等扎营后便明显发烧了。

不幸的是,还不止他一个人感冒,各营都有发热不适的将士,一时难以算出人数。

随军的云南籍郎中来到中军行辕,给朱高煦把脉诊治,断定是“伤寒”,并引用了东汉朝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立刻给朱高煦开方熬药。

朱高煦想到军中那么多人得病,一下子想起了流感,忙问道:“伤寒会传染么?”

郎中沉吟了一会儿,才神色凝重地点了点头:“草民等师徒数人,已发现伤寒邪气会使周围的人染病。不过此病早已有良方医治,只要有足够的药材,病人休养数日即可痊愈。”

但是,行军途中哪来那么多药材,更别说休养了。

朱高煦道:“你与其他郎中到各营去诊治,开出能预防伤寒和治疗的方子。”他接着又看着旁边的王斌道,“王把总,你照郎中的方子,尽力到四处寻找药材。”

王斌抱拳道:“得令!”

朱高煦忧心忡忡地又叫来侯海,叫他写信传令陈贞,尽快迫降平乐府。各种物资最丰富的地方,只有城市;只要府城投降,便能在城中找到最多的药材。

妙锦亲手熬了药给他喝。用药其实很简单,有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五味寻常的药材,若在城里,任何一家药铺都应该有这些东西,百姓家里或许也有。

朱高煦更担心军中将士,惴惴不安地睡了一觉。

果然中药材都不是特效药,见效比较慢。朱高煦睡了一觉病情反而加重了,他烧得很厉害,时而冷得发抖时而热得心慌。脑袋里像灌了铁一般,又重又痛,强壮的肌肉也失去了力量,只觉四肢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