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八章 哥儿等一等(第2/3页)

“像……”齐泰有点魂不守舍地说了一声。

小娘屈膝道:“奴家是不是打搅先生读书了?”

齐泰摇了摇头。

这时有人嚷嚷道:“解裤带儿的怕是这老头了。瞧那身衣裳,便是手头活络的人。”

齐泰伸手摸了一下自己的脸,恍然道:“我老了么?”

小娘红着脸羞涩道:“先生正当壮年,不算老。”

齐泰终于回过神来,看了一眼坐在墙角默不吭声的老头,他又回顾左右、发现有一张桌子旁坐的数人都没起哄,且气质与其他客人不同。

“圣上大恩,臣何以为报?”齐泰马上动容道。

吵着闹着的客人们稍稍安静了一点,不少人用异样的目光瞧着齐泰,有人小声说道:“这是个当官的?”

“先生甚么意思?”小娘困惑道。

齐泰左右看了一眼,对小娘道:“你随我进屋里说。”

小娘顺从地跟着齐泰走了。人们都瞧着他们俩人,但此时没人再起哄。

回到客房里,小娘看了一眼放在凳子上的书,轻声道:“您真是个读书人?”

“你是谁?谁叫你来的?”齐泰反问道。

小娘道:“奴家扬州府人,姓杨。不久前家里来了个媒人,见了奴家一面。媒人第二回来,便带着许多财物田契向爹娘下了重礼,说京师姓齐的大户人家、要纳奴家为妾。还说主人家虽已中年,却是个知书达礼的读书人。

奴家到了京师,又有人教奴家唱那羞人的曲儿,带到这里来唱。说是主人自会到来见面……”

“你家是不是有个排行第三的人,二十多年前被同乡带到了京师,从此便没再回过乡了?”齐泰问道。

小娘点头道:“那是奴家的三姑。”

齐泰恍然道:“难怪长得挺像。”

小娘好奇地问道:“主人认识奴家的三姑吗?”

“认识,说来话长。”齐泰点头道。他说罢便在一条木凳上坐下来,沉思着,不再言语。

过了许久,小娘才怯生生地问道:“那些聘礼真的送给奴家爹娘了……先生还要奴家么?”

“要,当然要!”齐泰抬起头毫不犹豫地说道,“圣上费那么大劲赏给我的人,我敢不要?”

“圣上?”小娘一脸茫然。

齐泰拿起自己的书,说道:“你有名字吗?先跟我回府,趁今日时辰尚早,我得进宫一趟。”

“芸娘,娘亲生奴家的时候,晌午吃了油菜,就取了这个闺名。”小娘道,“外面那个弹琴的王师父,教过奴家唱曲,不叫他一起走么?”

齐泰道:“别管他了,应该是教坊司的人,他自己会回衙门。”

芸娘跟着齐泰走到门口,问道:“先生是做官的?”

齐泰点了点头。

芸娘又问:“多大的官?大人说能进皇宫,该比我们县的知县大罢?”

齐泰道:“应该要大一点。”

齐泰带着芸娘,坐马车回到府邸。芸娘看到偌大的院落、亭台楼阁,一时间她的神情都变了,一句话也不敢说。齐泰暂且顾不上她,只叫府上的奴婢安顿她。他自己则急急忙忙换了红色圆领袍服,带上随从赶去皇城。

圣上下午在柔仪殿。

本来平日里进宫,武将走西华门、文官走东华门。但齐泰被带着走西华门进了宫,因为这边去柔仪殿很近。

齐泰等二人进殿之前,里面只有两个人,一个是皇帝朱高煦,另一个是安南国王后陈氏。

“齐部堂来了。”朱高煦倒先招呼起来。

“臣叩见圣上,圣上万岁!”齐泰跪拜道。

朱高煦道:“免了。到桌子这边来坐。”

“臣谢圣上赐坐。”齐泰说罢爬了起来,走到了大桌子对面,在一条红木腰圆凳上入座。他心里琢磨着怎么开口,一时没有说话。

过了一会儿,朱高煦的声音道:“朕也不是非得用张信。不过那天陈谔弹劾张信,齐部堂也听见了淇国公说的话;淇国公的意思是张信‘靖难’有功,要朕念及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