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朕还能信谁(第2/2页)

即便李云魁本人不知朱纯臣的勾当,但这都已经不重要,无心之过也是过,而且还是叛国之罪,没人会去怜悯。

他对于这三人的怒却是与崇祯一样,前屯的老陈、老阎,以及数千、上万因此而死的边军、百姓,他们又是何其之冤。

“请问国公爷,当处三人凌迟多少刀?”刑部尚书孟兆祥沉声问道。

借着清除李云魁之机,而又牵连出通敌卖国的大案,孟兆祥也是出乎意料。

“我朝处此刑罚者最多是挨了多少刀?”刘鸿渐皱眉,他还不知行凌迟之刑还有规定刀数的,但这不要紧。

“启禀国公爷,并非是最多者挨了多少刀,而是这凌迟之刑,最轻者是八刀,面部一刀,四肢各一刀,后背一刀,私处一刀。

最重者要剐三千六百刀,不过我朝历经近三百年,最多的一人也只熬了三千三百多刀。”孟兆祥见刘鸿渐疑惑,轻声解释道。

“哦?是哪位英雄?”三千三百多刀,古人真会玩,刘鸿渐不禁来了兴致。

相比于自己先前在山海关凌迟吴三桂,那简直就是过家家了,没办法,当时条件不允许,也是难为了那个杀猪的老王。

“刘瑾!此是武宗年间八虎之首,生前也是司礼监的大太监!”孟兆祥此言令有其意。

毕竟是文臣,他是想提醒刘鸿渐,司礼监的掌印权力还是过大,人选必须慎重。

但刘鸿渐哪里想到这许多,只是对于这受刑之人竟然姓刘而耿耿于怀。

“此三人皆是通敌叛国的大罪,当然是要剐最重的了,你且好生挑选行刑之人。

嗯,告诉他们,倘若有人能剐的比刘瑾还多,每多一刀赏银十两!”刘鸿渐沉吟了一下道。

崇祯的旨意是立即执行,孟兆祥听了刘鸿渐的话也不多言,拱拱手便赶紧去张罗。

刘鸿渐以国公和督师之名,让百官各自回衙门办事,并提醒他们妄议者重罪,自己则马上向着乾清宫走去。

乾清宫内,太医院院使齐铭胤一阵忙活,刚把崇祯弄醒,接着便诚惶诚恐的找了一处角落,开始写起了药方。

崇祯躺在锦塌上,双眼无光的瞪着殿顶的浮雕,不知在想些什么,他嘴唇干裂却并未喊下人送水。

“朕还能信谁?”崇祯低声呢喃,就这么盯着殿顶,仿佛在寻找着答案……